2024-06-28

美食當前乾癬患者宜忌口 避免疾病症狀惡化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34歲楊先生,於國中時期即被診斷出乾癬,最初由家人自行購買外用藥膏塗抹患處治療,然而療效不佳。疾病嚴重時,接近50%的皮膚均出現帶有銀屑的紅色斑塊,臉上、手腳等衣著不會遮蓋處均明顯可見乾癬病灶,指甲也嚴重變形,以致患者於求學階段揹負沉重心理壓力,對各種社交活動卻步,工作上也屢遭挫折。

患者於六年前開始接受皮膚科治療,使用過外用藥、口服藥、光照治療與生物製劑,病況明顯好轉,目前身上僅偶爾會出現零星的乾癬斑塊。楊先生表示「在乾癬大幅改善後,他對自己越來越有自信,也不再害怕與人的互動;自己與家人的日常生活不再為乾癬所擾,更能安心享受各種社交和休閒活動」。楊先生也想鼓勵其他患者「目前醫學進步,對於乾癬已經有許多的治療方式,療效也確實不錯」、「我在發病這麼長時間後才接受皮膚科治療,但皮膚情形仍然可以改善得這麼好,可見正確治療的重要。想鼓勵其他病友要對治療有信心,配合醫師建議接受治療,才能達到對及病最好的控制。」

又到了歲末年歡之際,每年此時總是有吃不完的聚餐,羊肉爐、薑母鴨以及麻辣鍋等,都是許多三五好友在年終時節的寒冷天裡,經常一同享用的美食,但在美食當前之際,乾癬患者卻需要注意,過度飲用酒類料理以及辛辣食物都可能導致疾病復發甚至惡化。臺中榮民總醫院皮膚科陳怡如主任表示,在冬天,乾癬看診人數會明顯增加,因此不建議患者過度食用刺激免疫或調節免疫力的食補藥膳及保健食品等。

乾癬是一個免疫功能失調的皮膚慢性病,乾癬好發於20-50歲,其中男性又比女性還多1.6倍,常見臨床表徵為紅斑、脫屑,好發於頭皮以及四肢等經常摩擦的地方。 「乾癬是全身性發炎的反應,導致皮膚細胞不正常增生,使得皮膚外觀紅腫、發癢、脫屑,發病後多數難以根治,造成許多患者併發憂鬱等心理問題。」

目前治療乾癬的方式包含擦藥、照光治療與口服治療,但陳怡如主任指出,因有部分患者有肝臟、腎臟問題,若使用口服藥物需配合密切的監測,避免口服治療造成內臟疾病惡化。慶幸的是藥物推陳出新,治療方法多元,醫師會視患者嚴重程度與好轉狀況適時調整治療方式,為患者找到最適當的處方控制病情。

陳怡如主任也提醒,乾癬患者需要額外注意飲食及作息問題,尤其在年終應酬、聚餐邀約增加的時節。一般而言,乾癬患者平時須注意攝取健康及均衡的飲食,並盡量避免辛辣、酒類、油炸食物等刺激性的飲食,其他在冬天裡常吃的進補類食物,包括薑母鴨、麻油雞等,建議乾癬患者淺嚐即可,避免過量而導致免疫系統過度亢奮,造成乾癬症狀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