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美最大義民廟 客家人精神廟宇

波新聞─劉己玄/高雄

位在旗山區旗尾山下東平里的「旗美褒忠義民廟」,含有客家人的忠義精神,是旗美地區最大的義民廟,是客家人的精神廟宇,是客族「公廟」,與旗山區「媽祖廟」、內門區「紫竹寺「齊名,並稱為旗山三大民間廟宇。

旗美褒忠義民廟,是從新竹縣新埔鎮褒忠義民廟分香而來,相傳太平洋戰後初期,旗山一帶的人民因感五穀不熟,六畜不旺,乃決議至新埔恭請義民廟的香旗前來庇佑子弟,不久後,當地作物果然欣欣向榮,六畜漸旺,村民乃倡議興建義民廟。

香火日盛後,廟的左廂,還設有專門替人們消災解厄,問病求藥的「辦事廳」,成為臺灣客家人義民廟最特殊的一個例子,說明了這座「褒忠亭」,在當地居民心目中所佔的重要地位。

祭祀圈涵蓋了廣義的大旗山地區,主要的祭典,一年有三祭:農曆3月12日的「春祭」、農曆7月20日的「普渡」,以及農曆9月12日的「秋祭」,其中,又以普渡最為重要。

義民廟耆老陳子文表示,許多人藉由普渡,緬懷早期來台開墾的祖先,也因如此,外界常把義民廟跟客家人劃上等號,事實上,義民爺信眾不分族群,都是追尋心靈上的慰藉,義民爺是忠義的象徵,跨越族群才更具有意義。

義民廟興建於民國38年,廟齡淺,卻是橫跨高屏地區,每年由兩地「六堆」鄉民輪流主祀,比其他全省各地的義民廟,更具有「六堆發祥地」的歷史意義。

「褒忠義民廟」由來,據文史記載,清朝統治台灣212年間,發生兩次規模最大的反清復明事件,一為康熙60年「鴨母王」朱一貴事件,一為乾隆51年林爽文和莊大田革命戰事,後者為台灣全島最長的戰爭史,更衍生了日後長期閩粵和漳泉分類械鬥,全台紛亂不安。

朱一貴、林爽文和莊大田起義失敗,被冠上匪號。六堆義民軍協助滿清皇朝平亂有功,乾隆皇帝御書56張「褒忠」匾額獎賞義民,粵籍人士乃為當時陣亡將士建廟奉祀,取名「褒忠義民廟」。此即義民廟與許多佛、道各界奉祀的神祗,大不相同的原因。

旗美褒忠義民廟有一年一度的義民節普渡和神豬比賽,都是在農曆7月的最後一天舉行,慶讚義民節必有高大的鬼王「大士爺」,客語稱「山大士」,是眾鬼的代表,上午祭天,下午神豬比賽,普渡無祀孤魂,並遙祭戰歿將士英靈,讓祂們填飽肚子好「入關」,次日廟方擺數百桌流水席,宴請十方信徒,非常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