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1

女子誤吞3公分魚刺 卡在肛門發炎潰爛

女子誤吞3公分魚刺 卡在肛門發炎潰爛

〔記者新聞網/黃心台中報導〕台中一名55歲女子阿秀,如廁後覺得肛門紅腫不適,但因在私密處諱疾忌醫,以為是痔瘡,自行服藥治療,未料症狀加劇,輾轉到台中醫院就醫,醫師切開患部,竟發現一根長達3公分左右的魚刺卡進肛門周邊組織,在緊急清創壞死的組織後,才讓女子重獲新生。

阿秀心有餘悸表示,以前即使吞了魚刺,覺得只要吞一口飯,就能讓魚刺排出來。因此阿秀對「吞魚刺」不像一般人會緊張,或急著將它取出。阿秀表示,那天有感覺自己好像吞進魚刺,但因自覺有排出來,一開始不以為意,而肛門的發炎腫痛,她也一度以為是自己的痔瘡導致,拖了將近一周才就醫。

台中醫院消化外科,也是全靜脈醫學主任的曾旭弘醫師表示,患者的肛門組織發炎相當嚴重,需緊急施作清創手術,他是在切開患部時,才找到讓阿秀痛不欲生的「罪魁禍首」,一根長超過3公分的魚刺,刺入肛門右側組織,導致組織發炎壞死。

曾旭弘表示,經過專業的評估意見,再加上「全靜脈營養醫學」小組與「高壓氧治療」團隊等院內的醫療資源整合後,決定先讓患者施打「全靜脈營養針」,並輔以「高壓氧」來縮小手術傷口。

曾旭弘醫師表示,一般的營養針的成份是碳水化合物,但全靜脈營養針除了碳水化合物之外,還能提供患者脂肪與蛋白質,讓無法進食的患者在休養期間,也能獲得充分的營養。不過他也提醒,全靜脈營養針無法取代一般飲食,且使用時機仍需經醫師的專業評估,才能讓患者施打。

阿秀留院休養期間,每天也輔以一小時的高壓氧治療,以加速傷口復原。原本近6公分大小的面積,在短短二周,就縮小至3公分,讓阿秀能順利出院休養,而阿秀的傷口在經三個月的勤勞換藥之後,目前都已癒合。

阿秀表示,雖然之前也曾誤食魚刺,不過卻未吞過這麼長的,究其原因,是因為之前她還未習慣新做好的假牙,導致她在飲食時,對異物的敏感度降低許多。醫師則建議有牙齒問題的民眾,若經濟許可,能讓咀嚼敏感度較高的植牙可能還是較佳的選擇,而需配帶假牙進食的民眾,由於咀嚼的敏感度較差,一定要謹記細嚼慢嚥,才不會將異物吞進造成穿孔發炎。

首稿時間|2023/04/28 16:42
更新時間|2023/04/28 16:42

【按讚FB 「記者爆料網2.0」】
【加入「記者爆料網 LINE 社群」】

【本文來自「記者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