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9

淯知產業/黃仁勳AI旋風 這次台灣能掌握?(張淯)

文/獨家報導 社長 張淯

近日,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再度來台,主要目的是為了6月4日開幕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不過在眾人期待他對AI的未來發展提出看法之前,喜愛品嚐美食的黃仁勳就已經在街頭掀起了一股追逐的旋風。

然而,除了關心黃仁勳愛吃什麼,我們更該關心的是,台灣應如何面對AI產業的發展浪潮。在整個AI的產業鏈中,台灣無疑處在一個關鍵的角色,涵蓋了上中下游的諸多重要硬體製造。

但問題來了,我們過去熟悉的代工模式,也相同地複製到這個產業鏈當中。擅長樽節成本,靈活快速製造的台灣廠商,雖然仍舊受到國際大廠的青睞,卻也持續停留在我們代工製造的「舒適圈」,辛苦地追逐偏低的毛利。

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便指出,缺乏商業模式的供應鏈角色,極難創造AI時代的獨特價值。

AI熱潮之所以持續延燒,在於新模型的快速推陳出新,以推出ChatGPT而瞬間搶占人工智慧制高點的OpenAI,近日宣布開始訓練新旗艦AI模型,除了驅動愈來愈多人使用的聊天機器人之外,圖像和影片的生成技術再升級,更備受期待。

熟悉AI技術的專家指出,其實人工智慧並不是一項新科技,這種根據人類腦細胞的運作而發展出來的「類神經網路」技術其實已經存在數十年,但是以往由於資料量不足,人工智慧無從發展。直到智慧型手機問世,形成了無數蒐集資訊的節點之後,難以計算的巨量資訊開啟了機器學習的時代,人工智慧終於爆發。
現在全世界的目光焦點,都在AI究竟能為產業發展帶來多少紅利。換言之,硬體的發展雖然重要,但若缺了應用面的商業模式,仍然只能為人作嫁。

要推動台灣在AI產業鏈中的典範轉移,提升附加價值並趕上全球發展趨勢,建議應自研發、產業轉型、商業模式創新和應用推廣四個方面進行努力。

首先,投資研發與創新是推動AI產業發展的基礎,政府和企業應加強對AI技術和應用的研發投入,特別是在前瞻技術和應用面的創新,可考慮成立專責的研究機構,並支持大學成立相關的研究中心,形成產學研結合的創新體系。

其次,促進產業轉型對於提升AI應用價值至關重要,應考慮從創業資金和政策支持,促成專注於AI技術和應用的新創公司成長,形成創新生態系統,推動產業升級。

第三,創新商業模式是實現高附加價值的重要途徑;發展軟硬整合的AI解決方案,不僅能提升產品競爭力,還能開拓新的市場。現在許多企業都開始利用AI投入製造、行銷、服務等領域,除了優化現況外,更應追求創新的商業模式,不但能跳躍式提升企業利潤,還能促進產業共同成長。

最後,推廣應用場景是擴大AI影響力的有效方法,我們應多方嘗試在醫療、金融、零售、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應用,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成功的AI應用案例,可以促使更多企業投入AI技術的應用,形成良性的產業發展氛圍。

每隔一段時間,當市場上出現新技術時,有識之士總盼望台灣能藉此擺脫毛三到四的產業困境。進入AI的時代,我們衷心期盼這次真的能抓到典範移轉的機會。

獨家報導集團董事長 張淯。圖/獨家報導製圖NVIDIA

更多《獨家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