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8

安南區污水建設BOT將於113年下半年啟動第五期工程

記者:楊宗憲 台南報導

2024年,恰是荷蘭人自1624年抵達臺南安平,建立熱蘭遮市(城)起,成為臺灣走進世界舞台起點。而400年間的進步,尤其在衛生環境上的表現,亦可說是臺南延續400年間各個時期建設的最佳見證。污水下水道,更是目前對於臺南國際化過程中,對於河川環境優化、居民生活衛生環境改善上的隱形建設。臺南市長黃偉哲指出,正因為污水下水道的施作大多欠缺掌聲,卻是城市進步且為歷史負責的重要象徵,為作為臺南市發展第400年,繼續邁向國際化都市下一步,持續推廣臺南市的「健康城市」理念,更是個承先啟後的重要信念。
目前本市已開辦的污水系統計有安平、虎尾寮、仁德、永康、官田(含六甲)、柳營(含新營、鹽水)及安南鹽水BOT系統,其中安南鹽水BOT系統為本市唯一採用民間業者共同參與政府重大工程建設(BOT)方式辦理之污水下水道建設,除以互補互利的合作方式引進民間資金投入,減輕政府財政負擔,更能有效提升經營效率與公共工程品質,也是讓民間力量加入臺南公共建設、襯托臺南建設歷史中優化生活環境及水質的重要綴點。
市府於101年11月2日與民間機構龍湶水資源股份有限公司簽約辦理「促進民間參與臺南市鹽水污水下水道系統建設之興建營運移轉(BOT)計畫」(以下簡稱本計畫),總投資金額56.29億元,興建及營運範圍涵蓋鹽水、安南、安順及四草湖污水分區約7,662公頃,涵蓋本市安南區。本計畫特許年間為35年,興建期14年內預計完成公共管線156,560公尺,用戶接管39,000戶,提高本市用戶接管普及率約6.17%。而經接管處理後的前、後巷空間清潔、人為污染源改善,除了將民眾於生活廢污水的異味翦除及移除各類病媒蚊、老鼠、蟑螂的食物源的生活場所,能令民眾直接有感優化。
本計畫執行至今已逾11年,除完成安南水資源回收中心,每日可處理13,500噸污水量外,相關工程建設規劃共分五期,截至113年5月底累計已完成公共管線112,696公尺,用戶接管27,310戶,整體計畫進度已達78.43%。為賡續推展安南區污水建設,預訂於113年下半年啟動第五期公共管線工程,目前已進入設計階段,施工範圍主要為台江大道以北、北安路以西等範圍,以及本田路與安明路部分區域,預計至114年3月,安南區鹽水污水系統可完用戶接管約29,000戶。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過去這400年歷史,臺南的每一項建設,都是有階段性意義的存在,本計畫則是因引進民間資金、技術、財務管理等企業活力於污水下水道系統建設,除可改善服務地區環境衛生、提升居住品質及健全都市發展外,更加速提昇本市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外,亦與公辦污水下水道系統所產生的良性競合,以提昇國家競爭力,並帶動污水下水道相關產業蓬勃發展,作為臺南400的另一重要發展內容及意義。
因應本計畫工程加速推動,施工期間為減少民眾的不便與困擾,本府水利局將確實督促民間機構遵守相關施工及交通維持規定,也請市民配合,共創本市美好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