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林堰塞湖及土砂災害緊急處置聯合講習 共同提升防災能量

【記者 玉女 南投 報導】

近年極端降雨頻傳,山區容易崩塌形成出現堰塞湖,為掌握堰塞湖之危險度並據以擬定適當對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林務局、經濟部水利署,於8月4日於集思臺中新烏日會議中心辦理「109年水土林堰塞湖及土砂災害緊急處置教育講習」,透過專家學者之專題課程及水土林業務權責機關的處置經驗分享,針對堰塞湖災害之成因、破壞形成、調查方法、影響評估等課題進行分享,強化業務相關人員對於堰塞湖災害之瞭解,並掌握應變流程所需之各類調查工具與分析技術,以提昇災害防救能量及機制。其參與人員包含水土保持局、林務局、水利署、公路總局及地方政府相關業務同仁共82人與會,講習期間互動頻繁,討論熱烈。
  
「109年水土林堰塞湖及土砂災害緊急處置教育講習」由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林務局及經濟部水利署聯合主辦,課程邀請國立中興大學陳樹群特聘教授、國立中央大學董家鈞教授、國立臺灣大學韓仁毓教授、國立成功大學蔡元融博士,分別針對堰塞湖發生機制、潰決機制、危險度評估方法、堰塞湖監測預警方式、堰塞湖現場調查方式及下游影響範圍評估等課題,自基礎學理、各類試驗說明,及如何將各類研究分析成果落實於堰塞湖防災實務等方面進行講演。另透過水利署陳進興課長、林務局邱欣慰課長及水土保持局鍾啟榮主任進行實務應變經驗分享,說明堰塞湖應變處置之難處與解決方案等,且對該課題未來之強化提出願景。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王晉倫副局長表示,過去臺灣的堰塞湖發生案例,多發生於深山,因離聚落較遠,未引起較大的關注,一但靠近聚落發生時,其處置方式應更為謹慎。而堰塞湖特性為有隨時潰壩之虞,因此無論採取工程手段或軟體手段,都是與時間賽跑,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堰塞湖之危害度及後續處置方式,期望藉由今日講習讓相關從業同仁更進一步瞭解。近來世界各國天然災害頻傳,如今年中國、日本持續暴雨及尼泊爾爆發土石流災情等,此次哈格比颱風雖未對臺灣造成災害,但自目前極端氣候現象,一再提醒人類,不可忽視災害發生之可能性。若災害發生時,希望同仁能藉由相關之應變機制,冷靜面對、即時因應,做最有效之處置,以共同守護國土及人民生命財產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