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海峽兩岸百位名家大展,此次台灣,邀請劉國松教授,李登勝教授受聘為最高藝術顧問,台灣組委員會主席則由李登勝擔任

第九屆海峽兩岸百位名家大展,此次台灣,邀請劉國松教授,李登勝教授受聘為最高藝術顧問,台灣組委員會主席則由李登勝擔任

第九屆海峽兩岸百位名家大展,此次台灣,邀請劉國松教授,李登勝教授受聘為最高藝術顧問,台灣組委員會主席則由李登勝擔任

 

【記者林意雯/兩岸報導】——中國水墨人物畫標誌性畫家李登勝作品賞析

在中國繪畫史中,歷代畫人物的畫家可謂人才輩出。人物畫到了唐代,以閻立本、吳道子、韓幹、張萱、周昉為主要代表,畫面主要以宮廷生活題材為主,突出人物極具個性、豐韻碩美的風姿容貌,創造了人物畫的一個高峰。

到了近現代,人物畫名家輩出,其中以徐悲鴻、蔣兆和、黃冑、劉文西等為代表。而在眾多的人物畫家中,也有一些是台灣畫家,他們則以李奇茂、李登勝為代表。李登勝在恩師李奇茂的悉心栽培下,學習勤奮,創作了不少經典的作品,是我們同代人學習的榜樣。

李登勝是中國當代潛心於水墨人物畫創作的卓有成就的藝術家,以其深厚的寫實功底及高度的人文關懷,自我審視,獨闢蹊徑,運筆於質樸鄉情,著墨於旖旎紅裝,表現歷史人物及文人雅、鐘馗、達摩、從恬淡的意趣中捕捉靈性,自柔美的形像裡透出深情,浸透著儒雅的氣息,給人如沐春風的清新之感。欣賞李登勝的系列畫作,我們能感受到他對傳統藝術的尊敬與愛戴,感受到他筆墨意趣中濃厚的人文書卷氣息。

圖說:第九屆海峽兩岸百位名家大展,此次台灣方面,邀請劉國松教授、李登勝教授受聘為最高藝術顧問,台灣組委員會主席則由李登勝擔任。

李登勝是台灣美術史上藝術成就極高的水墨畫藝術大家,他的作品表達了對生命的無限熱愛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作品著重“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他挖掘自己的內在感受,從而自然地轉向水墨意象繪畫。為了達到“氣韻生動”,李登勝充分探索“留白”,使畫面更加流動和空靈,從而獲得“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的效果。在藉鏡外國藝術的形式以及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後,他實現了從寫實繪畫向水墨意象繪畫的轉變,為中國水墨人物畫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1954年出生的李登勝,年輕時努力不懈於寺院壁畫,被譽為把中國畫融入宮殿藝術的首創人。他27歲赴日遊學,獲日本特許大學藝術士學位,多年來在台灣和日本等地推動水墨教學,日本愛知縣名古屋1999年特別興建“李登勝美術館”,感謝他推動中華文化的功勳。他的書畫藝術創作不泥古,也不肓潮流,畫風融合東方與西方,「以書入畫,畫中有書」是其作品特色,並以人物達摩、鐘馗最吸睛,所畫李白、蘇東坡、杜甫及謝太傳等也獲得大獎無數;他的作品筆觸豪邁,氣勢磅礡,富有生命力,擅長的肖像畫受到台灣島內外一致的讚賞。他說,墨只有一種顏色,但筆墨在行筆時,可以用不同速度、鈍銳、輕重及剛柔之間,產生濃淡及乾濕等六種色彩變化。獨特的寫意的風格、瀟灑的筆法、飽滿豐潤的墨色,使得他筆下人物幽默生動,深深打動人心;在筆墨的運用上則有行草的氣韻,其獨到之處主要是來自修養及對生活的觀察。在他筆下的台灣人民洋溢著親切的氣息,可以讓人從中感受到他對這片土地的感情。他是個成功的水墨畫家,待人和善且處世圓融。他的作品緊扣時代脈動,大膽奔放的筆墨甚具開創性,在台灣畫史上,已取得一席地位。

作為中國畫三大題材之一,人物是較難表現的,它要求畫家要有深厚的造型功底和線條基礎,這樣才能畫出人物的表情和神韻。李登勝數十餘年堅持不懈對藝術的執著追求,是其畫風逐漸成熟的重要因素,而這些達摩系列人物的作品則是他成熟畫風的具體體現。

「清」是一種境界,他的這些畫面有一種水洗過的明淨、輕靈之感,又可見筆墨裡面的風骨和力量,充滿著至美至寬的人文內涵。當他的這種筆墨構成上的審美特性,融於人物的靈魂之中,便讓我們重新領略了他的人物畫對人物精神世界的那份生動的情感衝擊,所以李登勝這些系列人物的創作,為我們當代的中國畫如何更深層地切入人類靈魂,凸顯人文關懷提供了重要範本。

在李登勝鐘馗畫的快意筆墨中,看到的是他的真性情和真想法。中國歷史上的繪畫名家多作鐘馗圖驅鬼逐邪、除害驅暴,然而李登勝筆下的鐘馗卻有所不同。他畫鐘馗,既不驅鬼捉鬼,也不除暴安良,一點沒有威嚴莊重的豪氣,而是散發文人氣息的鐘馗形象,讀書畫畫、幹活玩耍、招財納福,不僅詼諧有趣,更寓意深刻,筆墨格外清雅,讓人耳目俱新。

時代需要大師,作為當代畫壇的一位具有充沛的創作才情的畫家,李登勝一直淡然的生活,熱情的教學,低調的作畫,他在自己的藝術創作中,致力於用自己的筆墨心靈,繼承、發揚中國畫筆墨之魂。他筆下具有東方情調,富有個人心性以及時代風貌的精品畫作,洋溢出一種樸實沉穩的生命氣象,這正是我們當今中國美術界需要延續、發揚的一種風氣,這樣的藝術家無疑是值得我們敬重和推崇的,這樣的作品也必將以強勁的生命力永存美術史冊。李登勝對筆者說:「書畫作品是文化的載體。」他本人及其作品的藝術特質就是對這句話完美的詮釋。我衷心祝福李登勝能夠守住自己繪畫的根,並能繼續豐富、完善自己的創作,也希望更多的當代畫家能夠繼承這種珍貴的人文精神,創造出更多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優秀作品,為中國畫的振興、發展,貢獻出一己之力!

本文作者張本平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原美術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原書畫院院長,《中原書畫報》總編,鄭州市作家協會榮譽主席,香港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主任,中國藝術創作院理論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中央美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學客座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河南工程學院特聘教授,河南大學民生學院客座教授,鄭州師範學院美術學院特聘教授,作家、評論家、鑑賞家、書畫家、教育家,是享有國家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地址:河南鄭州市新鄭南龍湖泰山路1號河南機電職業學院中原美術學院。

張本平院長與李奇茂大師多年好友
劉國松教授與中原書畫學院,院長張本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