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麻達人示範珍貴技藝 中市纖博館分享產業振興經驗

黃麻達人示範珍貴技藝  中市纖博館分享產業振興經驗

【記者廖宥婷/台中報導】

看似平凡無奇的黃麻,卻有著如黃金一樣的珍貴價值!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昨(13)日在纖維工藝博物館舉辦「惡地文創-高雄田寮鄉崇德社區黃麻編織工藝復育振興經驗分享」座談會,由社區理事長黃秀美及臺南應用科技大學張名吉老師分享經驗,社區達人王朝福和陳丁好也現場示範黃麻剝皮、取纖過程,讓參與民眾一睹黃麻蛻變為「黃金纖維」的過程,也重新認識黃麻的價值。

社區達人現場示範黃麻剝皮、取纖的珍貴技藝

文化局表示,黃麻纖維的強度高、防水性佳且價格低廉,麻皮取纖後會從銀白色氧化成黃褐色,呈現絲綢般的光澤,因而有「金色纖維」之稱。臺灣中部曾是主要黃麻產區之一, 1905年在豐原成立「臺灣製麻株式會社」,製作麻布、麻絲、麻袋、帆布、帳篷、行李袋、床墊等,後來隨著塑膠工業發展而逐漸沒落。目前僅有少數種植食用黃麻,取嫩葉可煮出特有的消暑麻芛湯。近年來高雄田寮鄉崇德社區努力推動黃麻復育,不但讓珍貴的傳統技藝得到傳承,更開發多樣化的創意產品,成功經驗值得借鏡。

民眾親身體驗黃麻剝皮、取纖的過程

「一種植物在土地上消失近一甲子後,又能再現生機的案例非常少見,而我們的紅皮黃麻復育卻做到了!」黃秀美理事長說,田寮鄉崇德社區位於北高雄月世界的邊界,土地貧脊,卻是耐旱的紅皮黃麻重要產區,過去家家戶戶在清明節前後播種,中秋前採收後,經過剝皮、取纖、捻線的麻絲,曬乾後可製成麻線及麻布袋等,後來黃麻產業逐漸凋零,傳統技藝也面臨失傳。近年在農委會及勞動部的培力計畫支持下,積極復育黃麻和保存技藝,更在張名吉老師輔導下,運用高機紡織開發多元化的產品,帶動地方產業振興及人才培育。

民眾透過近距離觀看、觸摸及嗅覺來認識黃麻植物的特性

昨日活動中,來自崇德社區的黃麻達人王朝福和陳丁好現場示範黃麻剝皮、取纖的過程。兩位長輩回憶起早年農村生活困苦,黃麻是不可或缺的珍貴生活物資,也是重要的副業經濟來源,除了製成布袋、漁網、繩索等,也作為藥材、燃料和玩具,甚至是農村廁紙「屎篦」的材料。每當黃麻採收時,左鄰右舍爭相幫傭補貼家計,讓鄰里之間緊密的人際網絡與社會關係得以維繫。

黃麻達人示範珍貴技藝  中市纖博館分享產業振興經驗
惡地文創-高雄田寮鄉崇德社區黃麻編織工藝復育振興經驗分享」座談會現場來賓大合照

文化局說明,纖維工藝博物館目前正展出「織布機三部曲(二)高機織物探索展」,介紹1970年至今臺灣運用高機發展出的外銷藺草產業、原住民當代織物、植物纖維織品設計實驗成果、幅新手織兒童教育織品和高雄田寮鄉崇德社區的黃麻復育織品,同時戶外也設置「綠野纖縱廣場」,供市民認識綠皮食用黃麻及紅皮纖維黃麻。在8月10日(六)還有一場「千鳥格紋編織手作活動」,歡迎民眾一同領略歷久不衰的千鳥格紋魅力,相關活動訊息及線上報名可至纖博館官網(https://mofia.taichung.gov.tw/)或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ofiataichung)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