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長大後才發作 藥師籲定期用藥和平共處

【台灣電報記者 玉女/ 台中報導】

小敏是一位30歲的上班族,長期以來都維持著忙碌的生活節奏。最近她開始感到自己的身體越來越疲憊,但卻一直沒有放在心上。直到某天熬夜趕工後,她開始出現鼻子發癢、流鼻涕和胸悶等症狀。起初,她以為這只是普通的感冒,但她的症狀卻持續了一到兩個月,並沒有任何改善的跡象。直到前幾天,由於天氣轉涼加上空氣汙染加重,小敏下班後就開始咳嗽不停,且呼吸也變得急促。幸好有一位同事經過,發現她身體不適,立即將她送到急診室。就診後,醫師告訴小敏是氣喘發作,她才驚覺自己竟然也是氣喘患者。

臺中醫院藥劑科陳玄青藥師表示,近年來,成年後才出現氣喘的盛行率愈來愈高,從7%成長至10%以上,相當於每10位成人就有1人有氣喘症狀。「因此不要以為之前沒有氣喘病史,長大就不會有,因為氣喘的誘發成因機制非常複雜,過去只是沒有被誘發而己,建議若之前就有過敏病史的患者,一定要多加留意。」

目前,氣喘仍舊是一個不易根治的疾病,患者只能藉由調整生活型態、改善環境或使用藥物來控制,陳藥師認為,「氣喘最麻煩的地方,就是沒有症狀時,往往讓人誤以為痊癒,但一旦遇到感染、刺激物、過敏原或氣溫劇烈變動等刺激因子,就可能誘發急性發作。」此外,陳玄青藥師也提到,氣喘屬於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之一,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又常年名列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其傷害性不容小覷。因此面對氣喘,最好的方式是避免接觸刺激因子,搭配積極定期回診追蹤並遵從醫生指示按時使用藥物,同時以控制症狀、降低急性發作為首要目標。

陳玄青藥師繼續說明,氣喘是一種呼吸道慢性發炎疾病,因此治療原則首重緩解持續存在的發炎。目前氣喘的藥物治療大多以吸入劑為主,主要分為兩大類:緩解型吸入劑及控制型吸入劑。前者以迅速緩解病人的支氣管過度收縮導致的急性症狀(例如:咳嗽、胸悶、喘鳴)為主,因此可做為急救藥物;後者包含吸入型類固醇、長效型乙型交感神經刺激劑及長效型抗膽鹼吸入劑,主要藉由減輕氣管發炎及黏膜水腫來預防氣喘發作,需要每天定期使用來控制氣喘症狀。使用含有類固醇的吸入劑,需要在每次使用後漱口以減少口腔念珠菌感染發生的機率。

有鑑於當前氣喘吸入劑種類多元,不少民眾常常搞不清使用方法。臺中醫院藥劑科特別製作常見吸入劑的教學影片,包含使用時常發生的錯誤狀況。民眾只需掃瞄二維條碼(QR-CODE)就能用手機觀看,進而了解各種吸入劑正確的使用方式。

最後,陳玄青藥師也提醒像小敏這類成人氣喘的患者,需謹記以下五大原則,就能與氣喘好好相處:一是遵循醫囑,按時用藥;二是定期回診,持續追蹤;三是保持清潔,遠離過敏原;四是拒絕菸害,避免刺激物;五是規律運動,調整體質。藥師再次重申,民眾面對氣喘,不應害怕或逃避,雖然它不一定能根治,但若好好控制,發作的頻率與嚴重性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臺中醫院藥劑科陳玄青藥師示範吸入劑用法
臺中醫院藥劑科陳玄青藥師示範吸入劑用法2
陳玄青藥師解釋,由於吸入器種類多,民眾常搞不清使用方式,圖為錯誤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