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博館創纖講堂系列 帶您體驗英國刺繡工藝精髓

德翰聖帶(stole)上的刺繡

【台灣電報/記者廖宥婷/台中報導】
纖維工藝博物館7月至12月的創纖講堂,特別邀請刺繡專家粘碧華老師開設以英國刺繡為主題的系列講座,今(2)日首場講座主題為「盎格魯–薩克遜刺繡針法與文化的關係」,在滂沱大雨的天氣下仍吸引40餘人到場聆聽,本場次主要講述西元5至10世紀盎格魯–薩克遜至不列顛島定居期間所發展出的刺繡工藝特色,在疫情影響無法出國的當下,用刺繡帶您體驗異國文化!
 
粘碧華老師自備針法範例供民眾欣賞
 
刺繡是普遍可見的纖維工藝,並因所處的環境、材料取得等多種因素影響,造成不同的刺繡技法與表現方式,而具有高度的可辨識性,粘碧華老師也在講座中說到:「盎格魯–薩克遜人大約於西元五世紀左右移居到不列顛群島,是現代英國的前身,受到嚴峻的氣候環境與宗教的影響,讓盎格魯–薩克遜的刺繡更帶有粗曠的風格與虔誠信仰的主題,甚至還融合了北歐神話的元素,而與同時間東方的人物、花鳥細緻刺繡風格的迥異,讓我們可以從刺繡的風格分辨作品的時代與產地。」
 
郭敏慧主任開場致詞

  

 
纖維工藝展演中心郭敏慧主任表示,粘碧華老師不僅曾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織繡收藏諮詢顧問,更是我國刺繡工藝領域中少有專精研究國內、外刺繡工藝學者,本次纖博館很榮幸能邀請粘碧華老師於7月至12月每月舉辦一場次的刺繡講座,並且以英國5至17世紀刺繡為主題,除了讓民眾能認識東、西方纖維工藝的差異與知識外,也希望藉由粘碧華老師豐富的圖像內容,不用出國也能如同參訪英國博物館,讓每位參加民眾都能收獲匪淺。
 
盎格魯–薩克遜的刺繡技法與東方的風格迥異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創纖講堂」系列講座,8月份將持續由粘碧華老師為大家主講「諾曼王朝至金雀花王朝期間刺繡藝術風格的演變」、臺灣染色專家陳景林老師「胭脂蟲染色技藝示範」講座,後續報名訊息將於纖維工藝博物館官網與臉書粉絲頁公告,屆時歡迎民眾報名參加,館內也有「纖維工藝的生活時尚」常設展、「織布機三部曲(一)當代提花機織物探索」等展覽,歡迎民眾前往體驗纖維工藝之美,更多訊息請上纖博館官網 (https://mofia.taichung.gov.tw/ )查詢。
 
德翰手帶上的聖彼得
另因應國內疫情升溫,纖維工藝博物館落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規範,請民眾參與活動時配合量測體溫、手部酒精消毒、全程佩戴口罩及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並鼓勵大家完成第三劑疫苗注射以加強健康防護,安心參與各項活動。
 
 
本系列粘碧華創纖講座,是國內少見以英國刺繡為主題舉辦的系列講座,首場次包含臺中市工藝師陳如萍、藝術家鄧文貞均到場參加,同時粘碧華老師也準備數件對應盎格魯–薩克遜主題的針法作品,供參加民眾觀賞,讓到場民眾直呼不虛此行,並更期待8月份第二場「諾曼王朝至金雀花王朝期間刺繡藝術風格的演變」講座的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