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府「碳匯、碳權、碳交易」專題演講 農民反映熱絡

(台灣電報記者  張嘉麟/雲林報導)極端氣候造成的乾旱、豪雨常造成農民的重大損失,除了農民的收入受到影響,也牽動著消費市場的波動,為使縣內各農會、合作社場、產銷班及青農更加了解氣候變遷調適策略下的農業轉型新契機,縣府農業處今(10)日下午特別邀請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同時也是國立中興大學創新產業暨國際學院副院長柳婉郁博士在縣府大禮堂為農業從業人員進行「碳匯、碳權、碳交易」的專題演講。

雲林縣政府今邀請到國立中興大學創新產業暨國際學院副院長柳婉郁博士 為農業從業人員進行「碳匯、碳權、碳交易」的專題演講。(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農業處長吳芳銘表示,近來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肆虐全球,氣候變遷對海島型國家更容易帶來巨大衝擊,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2021年公布的氣候變遷第6次評估報告(IPCC AR6),認為是人類活動導致極端氣候的產生,且全球將在2040年前升溫超過1.5°C,為了減緩氣候變遷,世界各國紛紛宣布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放,我國政府則在去(2021)年的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做出 2050年淨零碳排的承諾。

吳芳銘並引述了博物學家達爾文的名言:「只有服從大自然,才能戰勝大自然。」,人定勝天是人類自己頒給自己的冠冕,和自然和諧相處,才是根本之道。吳芳銘強調,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農業部門肩負經濟發展、生態保護與糧食安全等任務,面對氣候變遷,應針對衝擊制定調適策略與對減緩溫室排放政策措施提出積極作為,發展減碳、負碳技術,以達減緩溫室效應及維護糧食安全兩大永續發展目標。

農業處長吳芳銘期許農友為地球減碳盡份心力 更在農業生產做好相關因應 達永續生產。(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演講中,柳婉郁教授首先介紹了何謂自然碳匯,並說明自然碳匯為何重要,進而探討國際碳權交易的市場運作,以及台灣企業該如何因應淨零碳排放的政策目標,現場在吳芳銘處長的穿針引線下,農民直接和講者熱烈對談,縣內青農對碳權的議題尤其有興趣,現場氣氛熱絡。

 

 

 

柳婉郁教授為自然碳匯及碳權相關議題 進行精闢的闡述。(圖/雲林縣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