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神器-高流量濕化氧氣經鼻導管系統(HFNC) 也可以用在新生兒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甫出生的陳小弟(化名),因母親罹患妊娠高血壓及子癇前症,從婦產科診所轉診到豐原醫院婦產科,9/10就診檢查後安排9/11住院打硫酸鎂預防子癇前症的併發症,並在9/13滿36周即剖腹產,陳小弟一出生體重就重達3960公克,但出生當天就四肢末端明顯發紺、哭泣不停、給了氧氣導管使用血氧數值一直未見起色,發現陳小弟合併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 RDS) ,狀況危急,協助插管給予高濃度氧氣,抽痰抽出黃色黏稠分泌物,原來除了RDS外陳小弟還併有新生兒肺炎的情形,病況危急的第一週只能靠點滴補充水分跟電解質,但在兒科團隊細心照料下,缺氧情形逐漸改善也順利拔管,拔管後使用高流量濕化氧氣經鼻導管系統(High Flow Nasal Cannula , HFNC)。現已移除氧氣使用一周的陳小弟已可從嘴巴喝奶,且喝奶情況及食量狀況都很好,狀況改善未再有缺氧情況,經過小兒科團隊的23天治療及細心照護,陳小弟也已健康出院,而陳小弟是豐原醫院第一例使用救命神器-HFNC的新生兒。

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RDS)是導致新生兒住加護病房最主要之原因,也是新生兒致死的主因,在醫師專業判斷及詳細的實驗室及放射線的檢驗下,立即給予適當的處置,可在短時間內查出病因。而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意指呼吸困難的表現,如呼吸急促,喘鳴聲,肋間或肋緣下、胸骨下的凹陷,鼻翼搧動亦常伴隨發紺。而造成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除了剖腹產因素以外,新生兒窒息、延遲臍帶結夾、產婦有糖尿病及新生兒體溫較低等也是會增加此併發症的機率。

主治醫師馬瑞杉醫師表示,陳小弟在所有的細菌及病毒培養結果都是正常的情況下,發現抽出的痰液為黃稠樣,且雙肺都有浸潤的情況,在危急期並未排除細菌感染引起的肺炎,投以肺炎治療的抗生素後,陳小弟肺炎情形有明顯改善,且新生兒呼吸窘迫雖然常見,但陳小弟甫出生就有RDS情況併有新生兒肺炎確實臨床少見的案例,而且也是本院首例新生兒使用HFNC輔助治癒的個案。

而陳小弟的家人也很感謝團隊細心照顧,媽媽表示當初從診所轉來婦產科時,也是診所醫生推薦找張崑敏主任,不然家人一開始都反對到豐原醫院就醫,是冥冥之中弟弟自己選擇的,且媽媽接受婦產科病房人員貼心照顧,弟弟出生後也受到小兒加護病房兒科團隊人員悉心照料,對於自己生產後第一次看到弟弟插著管、身上滿滿的監測管線、營養不夠、小朋友針難打,種種經歷在第一周每天看到弟弟時都會很難過一直哭,但對於產兒科團隊也覺得很溫馨很細心,也豐原醫院產兒科團隊的照顧頗為感激與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