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生命的契機」-肺腺癌二線標靶藥物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一位67歲羅女士患者,一年前因為胸悶及呼吸困難至豐原醫院求診。經胸腔內科邱振峰主任細心問診並以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為末期肺癌合併惡性肋膜積水 ;病患同時有骨轉移引起腰痛與下肢無力的現象,造成無法行走,幸運的是基因檢測結果,病患有適合的標靶口服藥;經第二代標靶藥物治療後,病人呼吸困難及下肢無力的現象大幅改善,恢復日常生活能力,擁有一年多良好生活品質。

今年四月患者再度雙腳無力,檢查後發現脊椎轉移復發﹔肋膜積水變嚴重,經抽取肋膜積水,再次基因檢測出T790M突變,適合使用第3代TKI標靶藥物。治療一個月後上述症狀改善,抽血檢查顯示,腫瘤指標也降至正常範圍。

癌症已連續39年蟬聯十大死因之冠,肺癌死亡率更高居所有癌症的第一位,其中又以肺腺癌為大宗。邱振峰主任表示肺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被診斷時多晚期,不抽菸女性比例高,而且有年輕化現象,肺腺癌已成為台灣女性最常見的肺癌種類,其中約5成肺腺癌患者屬於EGFR突變,適用EGFR-TKI標靶藥物治療。

第一、二代EGFR標靶藥物治療成效良好,但大約一年多後,大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抗藥性,原標靶藥物失效,腫瘤出現新突變,如果能再做一次切片,有機會發現新的突變基因,其中最常見的突變是T790M,適用第三代EGFR-TKI標靶藥物。

第三代標靶藥物對於T790M基因突變治療效果顯著,約有60%以上的反應率,平均能再延長9~10個月以上的無疾病惡化時間,而且第三代標靶藥物副作用較少,是肺腺癌治療的新突破。

但是相對於早期肺癌較高的治療存活率,邱振峰主任建議,對於有肺癌家族史或長期抽菸的高危險群,宜定期接受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檢查,以利發現早期肺癌,避免有症狀發生時變成治療較棘手的晚期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