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精準治療新觀念 鎖定基因化險為胰
【記者 徐慧明/台北 報導】
「癌王」悄無聲息!逾8成患者確診已晚期
胰臟癌發生人數幾乎等於死亡人數
醫界苦戰近半世紀,新型精準治療降5成疾病惡化風險
63歲林大哥去年在例行健康檢查中發現腫瘤指數偏高,絲毫沒有身體不適的他,進一步檢查後竟被診斷為胰臟癌晚期,甚至癌細胞早已侵襲到血管及淋巴腺,除了一般根治性手術,也須將一段血管切除並重建,憶起那段手術後待在加護病房等待傷口復原的日子,林大哥表示真的是生不如死,好在靠著意志力及家人的支持走到現在。台灣胰臟醫學會葉大森理事長表示:「胰臟癌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多數患者確診時已經是晚期,由於疾病惡化速度快,患者5年存活率難以突破1成,要如何延長患者存活期為目前的治療趨勢。」
11月19日是2020世界胰臟癌日,世界胰臟癌聯盟將今年的主題定調為Demand Better,期盼患者能有更佳的治療選擇。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陳立宗所長分享:「過往40年,無法手術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胰臟癌的治療仍以化療為主,但隨著癌症治療走向個人化,已有研究證實約6%具BRCA基因突變的轉移性胰臟癌患者於第一線含鉑化合物的化療後接續使用精準治療藥物做為維持性治療,則可以降低47%疾病惡化風險*1。今年主管機關也通過精準治療藥物在這群胰臟癌患者的適應症,讓對抗胰臟癌的道路上多了一項利器。」
胰臟癌 –> BRCA基因突變檢測 –> 精準治療藥物做為維持性治療。
「癌王」胰臟癌難防又難治!逾8成患者確診時為晚期且5年存活率低於1成
根據106年癌症登記報告,胰臟癌發生人數為2,469人,雖未列入十大癌症發生率排行*2,但攤開108年國人死因統計表,卻能發現胰臟癌不僅在癌症十大死因中排名第7,死亡人數更是有2,497人*3,甚至與罹癌人數大致相同,顯示胰臟癌致死率高的特性。葉大森說明:「胰臟癌被稱為『癌王』,主要是因為本身疾病惡化快速,因此在治療上相較於其他癌症棘手。由於醫療技術不斷突破,甫罹患十大癌症患者的5年存活率為52%*4,而胰臟癌一直無法突破10%*5。」
葉大森進一步補充:「胰臟癌除了疾病惡化快外,疾病初期多以腹痛、背痛和腸胃道症狀為主,患者難於早期發現也是一大主因。逾8成胰臟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對於這些患者而言,手術搭配化療是主要的治療方式,但整體存活率仍難以有效提升,而精準治療藥物的出現,讓晚期胰臟癌患者多了一種治療選擇。」
精準治療新選擇為患者帶來福音,疾病惡化風險下降近5成
精準化治療為目前癌症治療的趨勢,透過基因檢測找出患者體內是否具有特定基因突變或缺陷後,便能給予合適的治療處置。近年國際研究發現,近6%的胰臟癌患者具BRCA基因突變*6,而今年通過胰臟癌適應症的精準治療藥物正是相對應的治療選擇。
陳立宗表示:「根據國際臨床研究結果,具有BRCA基因突變的轉移性胰臟癌患者,在一線含鉑化合物化療有效的病人,若在疾病未惡化的情形下,接續服用精準治療藥物做為維持性治療,相較於使用安慰劑的患者,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得以延長近兩倍,同時疾病惡化風險下降47%,並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1」
術後為根除癌細胞,醫師向林大哥說明除了化療外,也可以搭配精準治療藥物接續使用。為了戰勝癌症,林大哥積極與醫師討論基因檢測與精準治療的可行性,期待更多的基因資訊能幫助訂定最佳治療方式,讓他回到正常的家庭生活!
基因檢測為確診後的第一步,找出患者最合適的個人化治療方式
胰臟癌發生人數逐年增加,如何及早發現以提早治療是當前面臨的課題。葉大森提醒:「胰臟癌患者好發於60歲左右,若平時出現腹痛、體重減輕等症狀,就要提高警覺,建議應盡快就醫接受檢查。若確診罹癌也不要灰心喪志,胰臟癌已經不像過往無藥可用,建議患者與醫師討論基因檢測的可行性,擬定最適合自身的治療策略,方能及早戰勝癌王。」
參考資料:
1. Alex Keown. FDA Approves AstraZeneca and Merck‘s Lynparza for Pancreatic Cancer. Biospace, 30 Dec 2019.
2. 106年癌症登記報告
3. 108年國人死因統計表
4. 台灣癌症登記中心統計分析報告
5. The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pancreatic cancer and its attributable risk factors in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9; 4: 934–47. October 21, 2019
6. Hu C et al.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 2016;25:207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