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的初心」中華民國傳統匠師協會會員聯展 63位大師百件作品精彩展出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中華民國傳統匠師協會會員聯展 63位大師百件作品精彩展出
10月9日至11月1日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雅堂館,舉辦的「工藝的初心」-中華民國傳統匠師協會會員聯展,是一年一度的藝術界盛事。中華民國傳統匠師協會是由文化資產有形文化資產,與無形文化資產中的工藝類匠師,所共同組成的全國性協會,成員皆須具有15年以上的實務年資,才得以經審核入會,所以會員皆有深厚的工藝基礎及傑出的工藝成就及地位,其中即有王清霜、陳萬能、李秉圭、張憲平、陳啟村、劉千韶等6位人間國寶及地方指定的工藝技術保存者20位,獲獎者佔會員數的三分之一。

此次聯展參展會員共計63位,其中有6位人間國寶、20位縣市政 府指定的工藝技術保存者,共100件大師鉅作,精彩華麗可期。依類別規劃11類,分為剪黏、金屬、漆藝、木藝、竹編、陶藝、針黹(女紅藝術)、彩繪、妝佛、玉石、其他等類。細項內容包括木藝、金工、竹籘工藝、漆藝、陶藝、粧佛、細木作、女紅藝術、傳統彩繪、剪粘、玉石、皮雕、刀劍藝術等,種類多元,作品皆為匠師們一時之選,值得參觀者細細品味。

展覽以「初心」為主題,除了現場匠師們技藝精湛的作品以外,還有工具及材料的情境佈置,讓參觀者有造訪匠師工作室的臨場感,並配合多場講座及體驗互動,將各領域的專業,用最平易近人的方法介紹給參觀民眾,拉近工藝與生活的距離,解放工藝專業知識,翻轉工藝高不可攀的刻板印象。另外還有影片的放映及學習單的分享,很適合親子一起來探索尋找答案,享受一場感性與知性兼具的藝術之旅︒

台灣傳統的工藝大都屬於師徒制,所以有好的功夫在民間,因為學徒跟著師父天天在看在學習,較能學到師父的技術、技巧真傳。在與師父朝夕相處中,不僅傳遞技術更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延續;與一般學生上課不同,學生課堂上聽老師講課,無實際操作經驗,與老師相處時間又短,學習科目又多「樣樣通樣樣稀鬆」無專精,因技術是靠經驗的傳承,孰能生巧才會進步。

中華民國傳統匠師協會成立已十二年,在前幾任理事長、前秘書長黃志農、秘書郭佩玲、會員等的努力下,屢次展覽都非常成功。此次展覽獲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施國榮局長鼎力相助提供經費及場地,讓會員們盡其所能展現出精湛技藝的作品。

協會會員分布全台,在地方上都是傳統工藝的佼佼者,舉凡漆藝、竹編、籐編、木雕、大木作、錫器、陶藝、粧佛、雕刻、泥作、剪黏、石雕、刺繡、彩繪……等,有多位受到政府的肯定,獲頒「國寶藝師」獎殊榮。協會成立的宗旨在推動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傳承工作之重責。為避免傳統技藝技術之流失,乃結合傳統工藝師們力量與政府相關部門共同保存古蹟、維護、傳統工藝技藝傳承延續,也讓後代資子孫皆可見傳統工藝之美。聯展期間安排多場講座、體驗互動以及影片的放映和學習單的分享,邀請各界人士來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雅堂館,享受一場感性與知性兼具的藝術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