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IFA 歌劇院2020台灣國際藝術節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科技迅猛切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之時,在藝術創作上的應用更是全面化,不論是從科技切入藝術,還是藝術家藉由科技找到敘述的方式,科藝已經是當今表演藝術的一項顯學!「歌劇院2020台灣國際藝術節」(2020 NTT-TIFA)以科技藝術為主題策展,從今年12月持續到明年5月,11檔國內外節目,跨越舞蹈、音樂、戲劇、多媒體展覽等型態,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表示:「NTT-TIFA從4D Box智慧舞台、浮空投影、人體感測等科技,到改變觀眾欣賞的視角,以科技做為媒介,讓我們重新檢視人性深沉的情感與溫度。」2020 NTT-TIFA將自12月1日中午12點起於兩廳院售票系統開放歌劇院會員預購,12月8日中午12點全面啟售,國家兩廳院與衛武營國家文化藝術中心會員購票亦可享9折優惠。

科技藝術 喚醒人性溫度
2020 NTT-TIFA節目作品豐富多元,不僅有來自荷蘭、丹麥、芬蘭、加拿大等國家之藝術創作,更有跨國共製作品。本屆主題雖聚焦於科技藝術,無論是以數位技術發展的作品、抑或以科技手法呈現的藝術,皆可看見表演技術創新與人性思維的共融,令觀眾深刻感受情感的連結及人性的溫暖。荷蘭全才藝術家米歇爾.馮德艾(Michel van der Aa)的3D歌劇《消逝》(Blank Out),以南非詩人英格麗.瓊寇(Ingrid Jonker)的詩作為靈感,結合即時投影和3D影像構築場景,探討母子之間的親情糾結,以及人如何在記憶中處理創傷。作品曾多次入圍金馬獎及受邀參與國際數位藝術節的劇場及新媒體影像導演周東彥與丹麥埃爾西諾文化庭院(The Culture Yard)跨國共製《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運用4D Box智慧舞台技術,整合3D浮空投影、人體感測及即時影像等數位科技,打造豐富的視覺景象,由臺灣及丹麥的表演者同台訴說一則轉化自自身經驗、迴游於彼此夢境的當代故事。導演周東彥則分享道:「作品從2016年開始發展,期望能從科技的外在形式,走進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情感。」現場也帶來「儲淚瓶」展示,希望每個人能有一個存放自己快樂與悲傷的「儲淚瓶」。

芬蘭編舞家暨舞者諾拉.漢努拉(Noora Hannula)同樣使用丹麥埃爾西諾文化庭院的4D Box智慧舞台,以虛擬交友遊戲為靈感,創作出《奪愛最終回》(The Ultimate Battle)。愛情中的第三者不是血肉之軀,而是虛擬人物,《奪愛最終回》結合武術及現代舞,以逼真的電玩特效呈現正牌女友跟虛擬女友的打鬥,探討數位愛情以及科技親密感等議題,引人深思。

運用程式即時計算 翻轉觀眾視角
由交響樂團以現場演奏搭配影片的電影交響音樂會已經蔚為風尚,但是荷蘭電影導演盧卡斯.馮魏昆(Lucas van Woerkum)製作的《影像協奏曲》(Symphonic Cinema)卻不一樣。他為《達芙尼與克羅伊》(Daphnis et Chloé)與《火鳥》(The Firebird)兩首樂曲重新編寫文本、拍攝影像,透過特殊電腦程式,可隨著指揮洪毅全的音樂詮釋適時調整影像速度,翻轉了影像與音樂的主從關係。

歌劇院駐館藝術家王連晟新作《無光風景》,靈感來自挪威導演艾斯基佛格(Eskil Vogt)2014年的《盲》(Blind)。王連晟讓舞者透過穿戴式裝置來控制機械、燈光、聲音和視覺,並試圖從三個面向,包括人工智能的蓬勃、機器與社會、女性與社會,來探討間彼此間對立與共生的狀態。明末清初李漁所著的《閒情偶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融合藝術設計與生活風格的品味誌,劇場導演王嘉明的《閒情.偶寄》從此書出發,邀請新媒體藝術家、同時也是歌劇院駐館藝術家莊志維共同創作一部關於即使在動亂的時代,人都可以好好活著的作品,並援引李漁多部劇作材料,透過科技來處理時間、空間、物件、聲音、光影、時節各種感受,挖掘創作的靈透視野。

多媒體與獨角戲的完美結合 探討社會議題與個人自我的發展
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劇場導演之一,他所編導之《在月球的彼端》(The Far Side of the Moon),以獨特的敘事風格、魔幻的視覺編排,搭配伊夫.雅克(Yves Jacques)真摯細膩的演技,一人詮釋兩兄弟間的內心矛盾與競爭,精巧切割出不同時空環境,創造令觀眾目不暇給的舞台場景,呈現了人類追尋宇宙奧秘、面對虛無的歷程。

編導演劇場全才瑞克.米勒(Rick Miller)的獨腳戲《爆發年代》(BOOM)帶領觀眾走入時光隧道,運用多媒體影像轉換時空,從二戰戰後、冷戰、美蘇太空競賽、越戰、美國人權運動到搖滾樂的誕生,編織出一段橫跨25年時空的歷史。瑞克.米勒在100分鐘裡頭扮演了100個角色,以獨白、流行歌樂、肢體與影像創造出時代的縱深與層次,窺見政治與文化的變遷,趣味盎然。

打破觀與演的界線 讓觀眾成為作品的元素之一
透過科技裝置,觀眾也可以成為作品的一部分,這也是歌劇院NTT-TIFA的重點。新媒體表演藝術家蘇文琪擅長運用科技裝置與劇場表演省思文明和人性。在凸凸廳的《星光行進中—微輻∞實驗室》展覽中,她藉由動態裝置的設計與聲響光影的佈局,把觀眾與環境的互動作為研發表演的素材。2011至2014年,蘇文琪《微輻 W.A.V.E.》曾以聲光動力裝置,讓觀眾感知科技的隱然危機與啟發;本次《微輻∞》延續城市脈動的主題,將聲光動力裝置再升級,化為滿天星空,透過肢體探索宇宙的起源,進而傳達宇宙浩渺、人類微小之感。

作品《自由步FreeSteps》曾被法國舞評形容為「將美感耕耘至極致的演出」,蘇威嘉十年編舞計畫邁入第七年,《看見你的自由步》將利用歌劇院凸凸廳的特殊曲牆設計,透過數位科技刻畫出12幅身體風景的「自由步」,讓觀眾手持平板或手機裝置,在空間中自由遊走,透過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介面重新編寫觀看自由式,找尋屬於自己的視角。編舞家蘇威嘉表示:「藉由AR技術提升大家觀舞的機會,讓人隨處都能欣賞舞蹈,不受限於時間、角度和距離,這次更特別邀請了包含周書毅、吳孟珂、陳武康等6位舞者,希望能為舞蹈開啟新的遠景。」這也體現了歌劇院NTT-TIFA的精神:在科技的協助下,發現欣賞藝術的新方式、新視角。

【2020 NTT-TIFA節目介紹】
2020 NTT-TIFA 蘇文琪 ╳ 一當代舞團《星光行進中—微輻∞實驗室》
2019/12/21(六)—2020/02/16(日)
周二至周日 11:30─21:00
1/23(四)─1/24(一)初一至初三11:30─18:00
1/28(二)─1/29(三)初四至初五11:30─21:00

(展覽不售票)
現代人的周遭充斥著各種看不見的波:聲波、光波、電磁波……科技媒介的普及,讓這些看不見的元素滲透著人們的生活,但藉由這些連結,你我的身體是否能自由串流而開展出更開闊的想像呢?讓我們一起在機械動態與身體感知的時空交會裡,譜寫一段充滿驚喜篇章。

2020 NTT-TIFA 米歇爾.馮德艾《消逝》
2020/03/07(六)14:30
2020/03/08(日)14:30

一場溺水意外導致的家庭悲劇,過往記憶如鬼魅般揮之不去,母子之間展開溯憶與哀悼,然而,誰的說法才是事實?《消逝》結合互動影像科技、錄像裝置、微型物件,女高音現場演唱與影像裡的男中音精準對接,科技與傳統歌劇藝術交融,毫無違和,前衛而優美地詠嘆人性。

2020 NTT-TIFA 北歐野獸舞團《奪愛最終回》
2020/03/27(五)19:30
2020/03/28(六)14:30、19:30
2020/03/29(日)14:30
芬蘭編舞家諾拉‧漢努拉探討科技的極致舞作!正牌女友登入虛擬實境交友軟體,與男朋友的曖昧對象——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女孩索瑪對峙。真實世界的肉身與虛擬世界的完美程式,展開一場愛情舞力爭奪戰。演出使用丹麥埃爾西諾文化庭院(The Culture Yard)的4D Box智慧舞台,利用浮空投影技術,真實與虛擬的對決一觸即發。

2020 NTT-TIFA 驫舞劇場《看見你的自由步》
2020/04/11(六)─2020/05/24(日)
周二至周日 11:30─20:00
(展覽不售票)
六個精湛的身體,十二段自由步,無數種觀看可能性,蘇威嘉與六位臺灣中青生代舞者保持對身體的探索初衷,結合歌劇院特殊的涵洞線條編創身體風景,融合擴增實境技術,觀者將手持平板或手機裝置在空間中自由遊走,找尋屬於自己的數位觀看自由式,打破「觀」與「演」的時空限制,重新定義舞蹈觀看方式。

2020 NTT-TIFA 盧卡斯.馮魏昆 ╳ 洪毅全|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影像協奏曲》
2020/04/18(六)14:30
如果交響樂不只是被動地為影像配樂,而是主導了影像的步調,這該是如何的共演方式?荷蘭電影導演盧卡斯.馮魏昆為《達芙尼與克羅伊》與《火鳥》兩首樂曲拍攝影像,透過電腦程式,讓影像隨著指揮洪毅全的速度快慢而調整,讓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的詮釋恣意揮灑。音樂與影像同步說故事,將帶給觀眾不同於一般「電影音樂會」的新體驗。

2020 NTT-TIFA 狠劇場《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
2020/04/17(五)19:30
2020/04/18(六)14:30、19:30
2020/04/19(日)14:30

兩個時空旅人在光年之外擦身而過,迴游於彼此的夢境之中。臺灣丹麥首度聯手,世界劇場設計大展金獎團隊狠劇場,運用丹麥埃爾西諾文化庭院的4D BOX智慧舞台浮空投影技術,結合劇場、影像、舞蹈和科技,創造出豐富如幻境、瑰麗絕倫的科技視覺景象,與臺灣和丹麥兩位表演者互動,呈現如夢如詩的嶄新演出。

2020 NTT-TIFA 蘇文琪 ╳ 一當代舞團《微輻∞》
2020/04/24(五)19:30
2020/04/25(六)14:30、17:00、19:30
2020/04/26(日)14:30、17:00
2011至2014年,蘇文琪《微輻 W.A.V.E.》曾經以聲光動力裝置的批判性力道,引領觀眾深刻感知科技的隱然危機與啟發;而本次《微輻∞》將轉身為沉緩詩意的星光,透過觀者的凝視與舞者的肢體帶動,讓我們在應對環境劇變及思考著未來生存危機的同時,依舊可以獲得力量與撫慰。我們將一起聆聽與觀賞,跨領域元素透過不同表現對話而展開的當代美學語彙,見證浩瀚星海中人類渺小但真實的存在。

2020 NTT-TIFA 羅伯.勒帕吉 ╳ 機器神《在月球的彼端》
2020/04/24(五)19:30
2020/04/25(六)14:30
2020/04/26(日)14:30
《在月球的彼端》於2000年首演,至今已在全球超過45個城市演出,由加拿大劇場大師羅伯.勒帕吉編導,伊夫.雅克一人分飾多角,刻畫因母親離世而再度聚首的兄弟檔,重新面對彼此心中的矛盾與傷痕。伊夫.雅克流暢精湛的演技,加上勒帕吉的舞台調度,幻化出一場令人著迷的精采演出。

2020 NTT-TIFA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閒情.偶寄》
2020/05/01(五)19:30
2020/05/02(六)14:30、19:30
2020/05/03(日)14:30
末世、厭世、棄世、憤世,
我們如何與這個時代共處?
與其政治正確,不如不合時宜
與其幻想著改變世界,不如先過好自己的人生

《閒情偶寄》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融合藝術設計與生活風格的品味誌;劇場導演王嘉明從《閒情偶寄》出發,探勘亂世自處的生命座標,同時援引李漁多部劇作材料,挖掘其創作的靈透視野。

2020 NTT-TIFA歌劇院駐館藝術家—王連晟《無光風景》
2020/05/16(六)14:30
2020/05/17(日)14:30
王連晟與共創團隊以科技結合肢體的全新創作,探討數位美學與肢體的各式可能性,並藉由真實表演者和機器人共演,探討人性、壓抑、幻想、窺探和暴力。隨著機械科技逐漸加入且影響肢體動作的進行時,表演者不斷在肢體動作中取得平衡,當表演者越來越難控制整體的狀態時,整個系統將達到一種極致的邊緣。

2020 NTT-TIFA 瑞克.米勒《爆發年代》
2020/05/30(六)14:30、19:30
2020/05/31(日)14:30
一位演員、100個角色,編導演劇場全才瑞克.米勒的獨腳戲鉅作,以聲音、肢體與影像創造出時代的縱深與層次,趣味盎然。米勒穿梭在戰後嬰兒潮世代,把1945年到1969年的世界大事,從杜魯門下令投原子彈、兔寶寶卡通誕生到巴布・狄倫,運用多媒體影像轉換時空,走過二戰結束、冷戰、越戰、美國人權運動、搖滾樂的誕生,觀眾彷彿親身走過當年。

【套票優惠】
2020 NTT-TIFA節目,單場購買4張以上享75折。
【一般購票優惠】
歌劇院會員:序曲卡 8 折、歌劇院卡 9 折、NTT市民卡 8 折、忘我會員75折、學生會員75 折(限購 1 場 1 張)
兩廳院之友、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會員:9折
信用卡購票:永豐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台新銀行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