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雕復形搭配口內雲端掃描機 乾燥症婦人揮別反覆蛀牙補牙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口腔若缺少唾液的自淨作用,就容易產生齲齒、牙周疾病等狀況,但口乾舌燥卻是乾燥症患者的日常。65歲的林女士是一名乾燥症患者,喜歡吃堅硬的食物,長期因磨牙而有失眠情況。經診斷發現右下第一及第二大臼齒排列不正,尤其第二大臼齒往舌側旋轉傾斜,兩齒鄰接面也因蛀牙合併咬合傷害,有嚴重破損,一年內就反覆以樹脂填補5次以上,但效果有限。

經臺中醫院牙科主任林佳詠的建議,林女士接受齒雕方式進行牙體復形,在保有美觀度下同時提升耐咬度,並降低細菌量導致的齲齒發生率。為省去傳統印模所需的繁複咬合紀錄步驟,林佳詠主任將牙齒修磨製備後,利用口內攝影掃描機搭配雲端資料庫,即時繪影病人口腔狀況,並同步將瓷塊雕塑切割成合適的形態,讓林女士當天就能完成兩顆牙齒的復形。在持續觀察一個月並搭配咬合板的使用,林女士現在不僅可以再吃硬物,也不用再擔心會有如樹脂破損脫落的情況。

林佳詠主任表示,不只乾燥症患者,隨著超高齡社會的逼近,越來越多患者因老化、多重用藥的副作用、電療化療併發症及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等,都會造成口腔唾液減少,進一步影響口腔的自淨作用及唾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功能,造成患者容易產生齲齒、牙周病的病症。高齡患者最常見的就是牙根處發生猛爆性齲齒,若患者有身心科狀況,如不自主的震顫、牙關緊咬、側向磨牙等情況,都將使得牙齒更加脆弱。傳統的補牙材料如硬度稍強的銀粉及注重美觀的樹脂,都愈來愈無法應付日趨複雜的口腔問題。

相較於傳統牙體修補材料,齒雕會包含嵌體、冠蓋體及完整牙套,材料可選擇不同含金量的金屬及不同聚合程度的陶瓷塊,通常較美觀的瓷塊為了達到仿真仿生,硬度會較低;而含金量高的金屬則較耐咬,建議患者可視需求評估,取得美觀和耐咬度的平衡。

林佳詠主任建議,若自身牙齒屬於反覆填補仍經常性脫落甚至出現碎裂,就可以考慮使用齒雕方式復形牙體,除了有更理想的牙形美觀與咀嚼品質外,當日就能完成也能大幅降低患者來回等候的焦慮感,以及未完成前牙齒持續遭破壞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