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都市增添一抹綠,林業試驗所與國立臺灣圖書館、中和區公所及新中和社區大學合辦「韌性都市林示範區灌叢生態化活動」

【記者 徐慧明/台北 報導】

林業試驗所研究人員馬復京(左二)及陳一銘(左三)是韌性都市林營造的幕後推手,協助規劃設計中和四號公園新植物種組成,於「都市林植栽養護實作」課程與學員們分享願景與養護經驗。(新中和社區大學韌性都市林志工隊杜春蓮學員提供)

林業試驗所王巧萍研究員,於「基礎土壤物理概述」課程帶領學員們戶外實作,挖掘公園土壤解說環境特性與土壤質地。(林業試驗所胡逸琪攝)

由林業試驗所、國立臺灣圖書館、新北市中和區公所,以及新中和社區大學共同辦理的「韌性都市林示範區灌叢生態化活動」,將於1091128日下午兩點,在中和四號公園進行。活動將由新中和社區大學韌性都市林志工隊及社區親子,一同動手種植中和四號公園目前沒有的19種原生灌木及草本植物,除了能增加公園植栽的多樣性,豐富都市林的層次與結構外,更將都市林的韌性往上提升。

黃花鮮明亮麗的台灣金絲桃,是台灣特有種,也入選為本次栽植物種。(林業試驗所鐘詩文攝)

參與本活動的新中和社區大學韌性都市林志工隊夥伴,自今年9月起便開始參加由社大與林試所合作開辦的「韌性都市林志工隊培訓課程」。37位志工夥伴每周研習都市林相關課題,主題除了與植物生長相關的土壤特性、植栽養護、樹木風險評估外,還有公園地景的歷史及都市林生物多樣性等宏觀課題,並由社區大學陳超仁老師帶領討論。讓志工學員們直接參與韌性都市林的管理、生態調查記錄等工作,實際深刻體驗與思考現今都市綠地面臨的課題。

灌木及草本植物是台灣低海拔森林中重要的組成元素,由於最接近地表,最能直接保護土壤及水分。韌性都市林計畫主辦人森林保護組葛兆年研究員指出,以往在公園、綠地等都市林環境中,對灌木與草本植物的配置與規劃多著重在景觀效果,近年來在韌性都市林觀念的推廣下,開始重視其生態功能及野生動物的需求。本次栽植的原生植物中,呂宋莢蒾的果實鮮紅亮麗,不僅美觀,也是鳥類喜愛的美食;穗花木藍的根部有固氮的根瘤菌共生,能將空氣中的氮氣轉換為植物生存必須的養分,進而改善土壤肥力;匍匐在地上的倒地蜈蚣與花朵清香的山素英,為蜜蜂、蝴蝶喜愛的蜜源;花期長的山黃梔也是蝴蝶的食草,如果發現果實上出現一個大洞,可以仔細觀察附近是否有綠灰蝶幼蟲的蹤跡喔!

林業試驗所張彬所長表示,感謝志工隊的協助,將新能量注入都市林現地管理;也期待志工隊成為韌性都市林社會生態網絡的種子,將都市林的重要性傳播給周遭更多關心環境的居民,一起守護我們的生態環境。 

常綠小灌木野牡丹開花時花朵粉紅色,果實成熟時不規則爆裂,微甜滋味吸引鳥類取食 (林業試驗所張勵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