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論壇講座》俄烏戰爭一年暴露的深層因素:歷史、民族、制度、大國博奕

俄烏戰爭爆發已近一周年。台北論壇基金會於2023年2月 2 日舉辦《台北論壇講座》,邀請文化大學教授周陽山博士以《俄烏戰爭一年暴露的深層因素:歷史、民族、制度、大國博奕》為題發表演說。

周教授演說內容信息量豐富,詳細敘述俄羅斯、烏克蘭及東歐地區的歷史、民族、制度及大國在此地博弈等等複雜背景因素。為求內容完整,本新聞稿經文詞潤飾後,以第一人稱、逐字登錄方式呈現,俾利各界研究、教學參考。

前言

&nbsp& 我於 1981 年到 1988 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修。當時是冷戰結束前的最後幾年,蘇聯研究是當時的顯學,而且是匯集了最多的學術資源來了解非常複雜的蘇聯東歐的現況和歷史。但是到 1988 年之後,局勢開始發生改變。到了 1989 年時,東歐快速變天。1991 年底,蘇聯正式瓦解。

在這一連串複雜的變動之下,國際情勢、國際關係和東西方的互動發生了巨大的變遷。從 1989 年開始,我到東歐地區開始了 30 多年的研究旅程,到現在前後是 34、35 年。平均每年少則去十多天,多則是一兩個月,親自走訪,以便了解真實的情況。

&nbsp& 我還記得 1989 年第一次去蘇聯,到莫斯科,去聖彼得堡,也去了波海三國之一的拉脫維亞。另外還去了基輔,也就是烏克蘭首都。然後又去了克里米亞半島,以及雅爾達會議所在。我先後去了七次前蘇聯與俄羅斯,清楚的了解俄羅斯在後冷戰時期發生的巨大變化。其中在 1991 年剛好變天,蘇共正式瓦解!

&nbsp& 蘇聯瓦解後的第二年,我又從北美前往俄羅斯,這個時候發覺盧布出現鉅額的貶值。從原來 1989 年當時官價是 1 美金兌 0.65 盧布(RUB),到 1991、92 年變成 1 美金兌 100 盧布,然後又颷升到 1000 盧布。到了 1997 年的時候,已經是一美金兌換 6000 盧布。各位可以想像,如果一位老先生、老太太存了幾十年的退休金,存了一個棺材本,有 7、8000 塊錢作為餘生之用,但是到了 97 年,貨幣貶值後,大概只值 1.5 美金左右,這是什麼感受?

&nbsp& 我還記得在 97 年的夏天,從莫斯科到俄羅斯西南部靠近裏海的一個蒙古族的自治共和國布里雅特(Buryatia),去之前 1 比 6000 盧布,回來時,後面 3 個 0 拿掉,換成了新盧布。這時 1 美金等於 6 元的新盧布。從此以後盧布繼續貶值,貶到去年戰爭前後,已經是 1 美金比 50 盧布左右,最低時到了 1 美金比 130 盧布。後來因為俄羅斯的中央銀行操作得利,現在大概回到 1 美金比 70 盧布。換句話說在這個情況之下我們可以看出來,從 1989 到現在 30 年來俄羅斯地區非常嚴重的經濟跟社會的動盪。而這也造成了今天在俄烏衝突一年之後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很少人理解俄羅斯內部的民意狀況。

&nbsp& 在 1991 年到 2000 年這段時間,俄羅斯是由葉爾欽控制著政局,葉爾欽所採取的是西方推銷給他的震盪療法(shock therapy),結果造成了俄羅斯嚴重的國力衰退。嚴重的物價騰飛與盧布貶值就是具體的表象。但是美國這個時候和其他的西歐大國他們想到的只是如何讓前蘇聯體制摧枯拉朽,卻沒有考慮到應該維持俄羅斯基本的社會穩定。所以在我七次訪俄羅斯的過程中,最明顯看到的一點就是強烈的反西方與反美的氛圍。我還記得在莫斯科幾次的旅行當中,跟年輕人交流、聊天的時候,就洋溢著非常強烈的反西方、反美的情緒。因為他們認為俄羅斯之所以這麼快速的走向一個衰敗的境地,跟在蘇聯解體之後西方努力的摧枯拉朽,想把他搞垮有絕大的關係。

&nbsp& 在美國研究蘇聯和俄羅斯學界裡面也普遍存在這樣的看法。前兩年過世的一位著名的俄羅斯歷史學者史蒂芬‧柯恩(Stephen F. Cohen),他是 NYU 的教授,比我早 20 年在哥倫比亞大學拿到博士,1968 年在羅伯特&middot&塔克(Robert C. Tucker)教授指導之下拿到博士學位。他就非常清楚的指陳:「美國和西方在處理解體後的蘇聯犯下了重大的錯誤。」也就是只考慮到短暫的利益,而忽略了必須維繫跟俄羅斯和前蘇聯的各國比較友好,同時能夠持之以恆的關係。同樣的我們也看到,美國的三個最重要的戰略專家,布里辛斯基(Ian Joseph Brzezinski)、杭廷頓(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和目前還在世的季辛吉(Henry Alfred Kissinger),他們在處理蘇聯解體跟冷戰結束的時候,都非常清晰的告誡後美國的政治人物跟戰略專家,必須要審慎的處理蘇聯瓦解之後俄羅斯南部地區的問題。其中以杭廷頓提出的《文明衝突論》最為有名。他強調,在冷戰之後,東方跟西方之間的以共產主義與自由民主為核心的對抗的主軸改變了,可是不變的卻是文明的衝突。這個文明的衝突首先就是要維繫美國的獨大(US Primacy)的地位。而獨大地位後面的核心內涵,也就是 WASP 的優勢,其中第一個字 White 白人,第二個就是 Anglo-Saxon 盎格魯-薩克遜民族,第三個就是 Protestant 基督新教。也就是要維繫白人、盎格魯撒克遜的民族傳統跟基督新教的獨大地位。在這一前提之下,基督教(Christianity)世界被一分為三,一個是拉丁美洲跟葡萄牙、西班牙為主的天主教(Catholicism)文明。第二個是北美跟盎格魯撒克遜為主的英語國家,包括五眼聯盟,也就是基督新教的文明。第三就是以東歐、俄羅斯、烏克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等,這些東正教(Prthodoxy)的國家。所以基督教世界不是一個,而是三個文明。因為在戰略專家看來,這三個文明之間是互為敵體。所以,一個基督教,三個文明圈。而且在後冷戰時代的國際衝突上,也確實印證了這三個文明圈是互打互斥的。所以,換句話說,在白人世界裏面,是處於一個不斷交戰的狀態。而俄烏衝突是這裏面的最高潮,這個問題也最難解決。

&nbsp& 白人世界的互打,到現在為止還沒打出一個結果。按照後冷戰時期初期以美國為首的政治學界與戰略專家們,認為必須要保障俄羅斯在俄國南部地區的優勢地位,而不應該急於去觸碰、挑撥這些對西方來說非常難以處理的地緣政治問題,其中第一個就是烏克蘭。因為烏克蘭和俄羅斯同文同種,而且是俄羅斯、烏克蘭與白(俄)羅斯這三個東斯拉夫民族的共同發源地。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講今天的東京是日本的政治首都,京都是文化首都。那麼在東斯拉夫國家裏,莫斯科是政治首都,聖彼得堡是經濟首都,而文化首都是今天烏克蘭的基輔。所以基輔的地位等同於京都,或者中國的長安。而莫斯科的地位等同於今天的東京或者中國的北京。如果一定要用分裂的手段迫使這三個民族&mdash&白(俄)羅斯、俄羅斯跟烏克蘭分手的話,必然躲避不了這三個民族之間嚴重的武力侵軋。而這正是 30 多年前這些戰略大家所警告的。可是今天畢竟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nbsp& 就在我訪問莫斯科與烏克蘭基輔、雅爾達之後的一年,在 1990 年的 8 月 1 日,美國總統老布希在蘇聯瓦解的前夕來到烏克蘭,並發表演講。就在基輔的國會現場,下面的烏克蘭的議員舉著要求獨立的牌子。老布希是經歷過二次大戰的政治領袖,同時他當時的演講稿是由後來擔任小布希時代國務卿的萊斯,他的謀士當時還是循著我剛剛講的這三位戰略大家的邏輯。所以這個時候老布希講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話。他指著在現場舉著牌子要求獨立的烏克蘭國會議員,跟他們說:「你們要提防自殺性的民族主義!」以免重蹈南斯拉夫的覆轍。

&nbsp& 但是,烏克蘭的國會議員在當時東歐與蘇聯解體,民族國家氣氛高昂的情勢之下,當然聽不進去這樣的警告。而隨後的第二年,1991 年的 8 月 19 日,戈巴契夫在黑海沿岸的別墅被前蘇聯的共產黨強硬派成員綁架幽禁。過了兩三天,作為俄羅斯俄羅斯領導人的葉爾欽去營救,從此政治權力就從蘇聯總統轉到了俄羅斯總統。接著在 8 月 24 日,烏克蘭就宣布獨立。到了年底 12 月的時候,在烏克蘭、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領導人合作之下,退出蘇聯,宣佈蘇聯解體。所以蘇聯的解體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過程,他不是經過內戰,而是蘇聯 15 個共和國中間最重要的俄羅斯、白(俄)羅斯跟烏克蘭聯合起來宣布退出蘇聯,造成蘇聯的瓦解。所以蘇聯的瓦解用英文來講是叫 DisUnion,就是聯盟解體。而不是我們熟悉的透過公投而分裂,或者透過內戰而終結。

&nbsp& 但是,這個 Dis-Union 雖然躲掉了內戰的風險,也省去了很多當時看起來非常不明智族群間的衝突。可是他遺留的問題並沒有真正解決。而今天我們看到的俄烏衝突,其實就是在 1991 年蘇聯瓦解之際沒有妥善解決的問題。包括:「邊界的劃分」、「主權的問題」、「軍隊的分割」、「資源的分配」等。這些問題在當時都沒有得到充分的解決。可是卻在過去 30 多年裡不斷地浮現。

&nbsp& 第一個事情我們就看到,當時俄羅斯總統葉爾欽曾厲聲警告,烏克蘭要獨立首先要把欠俄羅斯的錢歸還,要把克里米亞半島還給俄羅斯,要把黑海艦隊的問題解決好,要把東烏克蘭地區俄羅斯人的問題處理好。否則的話,俄羅斯是絕對不答應。

&nbsp& 第二個是事情是西方大國,包括美國國務卿貝克在內,在 1990 年代初期對前蘇聯的領導人戈巴契夫以及對後來的俄羅斯領導人葉爾欽,都曾經承諾不會讓北約東擴。可是這個承諾在後來的美國總統柯林頓任上就完全改變了。1999 年起北約東擴,一直擴張到最近的 30 國。如今年芬蘭再加入就變成 31 國。如果土耳其跟瑞典之間的矛盾可以解決的話,瑞典再加入就變成 32 國。同時歐盟也從原先的 16 國增加了 13 國。所以北約東擴跟歐盟東擴是造成今天俄烏衝突的主要原因。這個問題還有很長的時間要解決。也值得另一次來探討。

俄、烏的歷史關係

&nbsp& 我們現在開始要進到今天核心的主題,第一個部分就是俄羅斯跟烏克蘭極其複雜的歷史。我先來講一個重要的人口數字,在 1991 年蘇聯瓦解之前,烏克蘭的人口是 5100 萬人。其中 72%是烏克蘭人,22%是俄羅斯人,所以擁有俄羅斯國籍的,大概是超過 1200 萬人。但是,剛剛講的這個數字只是指國籍的部分。第二個重要的數據是俄語人口跟烏語人口。俄語人口是 40%,烏語人口是 60%。也就是說在 5100 萬人中,有 3000 萬人平常是講烏克蘭語,而講俄語的佔到了 2000 萬左右。而絕大部分的政治人物在當時主要都是講俄語。

&nbsp& 俄語、烏語跟白(俄)羅斯語這三個語言之間的關係是這樣的。俄語跟烏語 60 多%是相通的,白(俄)羅斯語跟烏克蘭語 80%多相通。然後,在西斯拉夫的波蘭語跟烏克蘭語有 70%多相通。

&nbsp& 所以俄語跟烏語是六成相通,烏語跟波蘭語是七成相通,而烏語跟白(俄)羅斯語是八成相通。所以這就構成了這幾個語言區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nbsp& 但是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烏克蘭在獨立以後,大概在 1997 年的時候,根據當時統計,已經有一半的印刷品是用烏語來印刷。這代表著他的民族國家意識正在逐步的推動並成形。可是在白(俄)羅斯就不是這樣。白(俄)羅斯的語言,在市面上的通用的,以及在官方場合使用的,主要仍然是俄語。一般人只有少數在家裡使用白(俄)羅斯語。

&nbsp& 在這邊我要加一個小註解,就是白(俄)羅斯原來這個字是 BELORUS。白(俄)羅斯是在東斯拉夫的三個民族中唯一沒有經過蒙古人長期統治的。相對而言,他的種族、文化是最純粹的。我們今天所講的俄羅斯的「俄」這個字,是一個餘贅的發音。是因為蒙古語的語首贅音是「俄」,因為這個原因,白(俄)羅斯政府在 1991 年之後就非常注意到他的中文翻譯,白(俄)羅斯官方正式使用的是「白羅斯」,把這個「俄」字拿掉。所以今天在中國大陸它們掛出來的使館牌子是「白羅斯駐華大使館」,沒有這個「俄」字。所以我有的時候是用白(俄)羅斯,有的時候用白羅斯。

&nbsp& 我們現在看第一張圖(圖一),這張圖是 1844 年之後俄羅斯的一個畫家 Repin 畫的哥薩克(Cossack)致土耳其蘇丹的回信。這裡就是今天的札波羅結(Zaporozhye)這個地方。這個圖很精采,他中間只有一個人識字,其他全部都是烏克蘭的哥薩克人。哥薩克的意思是自由民,一般也認為是在村莊和森林裡面的盜匪。這張畫就是烏克蘭哥薩克歷史的一個非常好的表徵。就是在當時他們是處於一個半文明半蠻荒的狀態。只有少數的知識分子,這位知識分子,也就是寫信的人他要發函給當時在南邊的土耳其帝國蘇丹,這不僅反映了哥薩克的文明遺產,也反映了烏克蘭的歷史背景。

▲圖一:Ilya Yefimovich Repin(1844~1930)的油畫《札波羅結哥薩克致土耳其蘇丹的回信 》&nbsp&&nbsp&

(1978~1891)描繪的烏克蘭哥薩克形象

今天烏克蘭文化的源頭是「基輔羅斯」(Kievan Rus)。時間是從西元 882 年到 1240 年,大概前後將近 350 多年的時間。這是在東斯拉夫地區最早的斯拉夫人政權,也是俄羅斯、白(俄)羅斯文化的共同來源。到了 1240 年以後,因為蒙古拔都西征,所以這個時候整塊區域就納入了蒙古帝國的一部分。很多人會問,那麼在 882 年以前呢?這是中國的唐朝的時候,當時有一個可薩汗國(KHAZA)在這裡,可薩汗國一般人認為他有一個很特殊的組成,他的祖先來自中國的西突厥,從中國往西遷到這裡,他的民族組成是 Turkic。這個字我們有時候念成突「窟」。

接著從 1240 年開始,經過了 240 年的蒙古統治一直到 1480 年。所以說,基輔羅斯之前是突厥,之後是蒙古。所以他的民族血緣裡面聚集了四大成分,第一個就是北歐的維京人。第二就是突厥人,第三是蒙古人,然後下面接著就是波蘭人。

所以今天的烏克蘭人是這四大民族的混血的組成。

&nbsp& 接著在 1569 年,在波蘭的東南角簽了一個叫盧布林協定,將當時的立陶宛大公國跟波蘭王國結合起來成立一個「波&mdash&立聯邦」(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請參閱圖二),我們今天念的 LITHUANIAN 是英文的發音,如果用德文發音,就念成「立陶宛」,所以中文的翻譯是從德文過來的。「波立王國」或者稱之「波立聯邦」,從 1569 年到 1792 年波蘭的終結,存在了將近 220 多年的時間。而這個時候就把烏克蘭納為波&mdash&立王國的一部分。同時各位注意到白(俄)羅斯這時候也進來。所以波羅的海三國加上波蘭加上東普魯士加上烏克蘭,再加上白(俄)羅斯,構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歷史上的波&mdash&立王國的領土。而這個時候烏克蘭就是受波蘭人的統治,這些東斯拉夫人所在的地區,稱之「盧塞尼亞」(Rusynia)。

▲圖二: Polish&nda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1569~1792)波&mdash&立王國,亦稱波&mdash&立聯邦

但是 1648 年以後,在當地的哥薩克領袖赫梅利尼斯基發動起義,形成了一個哥薩克的酋長國 Cossack Hetmanate(圖三)。各位看他的領土,循著亞述海跟黑海都是在俄羅斯的範圍內。

&nbsp& 這個圖很重要,因為我們再看到下面的圖(圖四)就可以了解到,今天的俄烏戰爭之後,整個東邊跟南邊的這一塊又被俄羅斯奪去了。這代表俄羅斯的一部分人,也就是所謂的皇俄派,他們心中的烏克蘭和俄羅斯。也就是烏克蘭要回到過去的 17 世紀的烏克蘭。而其他新的烏克蘭領土都是蘇聯時代才給他的。

&nbsp& 我們現在看一下人口狀況。1991 年的時候烏克蘭的人口是 5100 萬人,在過去的 30 年間,由於嚴重的腐化和動盪,以及經濟嚴重的下滑,所以烏克蘭的人口下降到了 4100 萬。從去年 2 月 24 日戰爭開始,到今天又走了差不多 1100 萬人。其中 800 多萬人往西邊逃難,也有 2、300 萬往東邊走,進入俄羅斯。所以今天烏克蘭的人口已經打了六折,只剩下約 3000 萬人。

▲&nbsp&圖三:Hetmanate1648~1657 哥薩克酋長國;1658~1687 爆發內戰;1764 被俄併吞

我們再看俄羅斯占領的烏東地區這幾個州。第一個盧甘斯克州(Luhansk)26000 平方公里,現在人口大概只剩下 227 萬。其中烏克蘭人 58%,俄羅斯人 40%。但是講俄語的人口卻有 68%,講烏語的人口只有 30%。

第二是頓內次克州(Donetsk),這個州是一個很重要的工礦產地,有 26000 平方公里,2013 年的人口是 440 萬人,其中烏克蘭人 56%,俄羅斯人 38%。但俄語人口卻佔到 7 成。

第三是札波羅熱州(Zaporizhzhia),27000 平方公里,2001 年時有 192 萬人, 2022 年縮減了 30 萬人,剩下 163 萬人。其中烏克蘭人佔 56%,俄羅斯人佔 30%。而其中最重要的城市&mdash&札布羅熱市有 81 萬人,烏克蘭人 71%,俄羅斯人 25%。但是俄語人口卻佔 56%,烏語人口只有 41%。

第四是赫松州(Kherson),28000 平方公里,2012 年時有 108 萬人,到了 2021 年時降到 101 萬人,其中烏克蘭人 82%,俄羅斯人 14%。這個地方俄國出兵佔據的主要原因是要保護住克里米亞半島。因為他的水源依靠赫松這個地方。

第五就是 2014 年獨立出來的克里米亞半島(Crimea),27000 平方公里,241 萬人。其中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克里米亞共和國」,有 190 萬人。第二個是「賽凡堡」(Sevastopol),也就是今天的黑海艦隊所在地,這是兩個同層級的單位。所以克里米亞半島上有一個「克里米亞共和國」和一個「賽凡堡市」。這個賽凡堡市的地位等同於莫斯科跟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的三個聯邦市之一。他的人口中烏克蘭人只有 15%,俄羅斯人 68%。另外還有克里米亞韃靼人,也就是蒙古人後裔,占 12%。但是俄語人口卻有 82%,烏語人口只有 2%。而韃靼語人口則有 10%。

這些複雜的數據告訴我們,經過了 300 年之後,整個烏東地區仍然以俄語人口為主,2014 年顏色革命結束之後,烏克蘭政府在這裡積極推動烏語同化政策,把俄語裁定為非法,然後這裡爆發了長達 7、8 年的獨立內戰。到去年 2 月之前,已經戰死了 14000 人,這是後來進一步釀就俄烏衝突的關鍵因素。如果按照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總統的構想法,要把這塊被俄軍佔領的紅色區域全部收復,重歸烏克蘭!各位想一想,如何去處理這些地區占人口多數的俄語人口問題?所以這場戰爭打完後,非常肯定是沒有任何贏家,因為這裡的人口結構太複雜了,而這個地區從俄羅斯史的角度來講,曾經稱做「新俄羅斯」(NEW RUSSIA)。但是今天,在 1991 年之後,卻變成烏克蘭共和國的一部分,但始終沒有去解決複雜的民族、歷史、文化的問題。

&nbsp&

烏克蘭與東歐諸國的複雜歷史關係

圖五:烏克蘭領土的變遷

&nbsp& 上面這張圖(圖五)是烏克蘭的領土的變遷過程。烏克蘭有著非常複雜的歷史,我們簡單的跟各位報告。其中,綠色的部分基本上是原先烏克蘭所在,可是西邊的西烏克蘭也就是黃色的這一塊,從 1920 到 1939 則是歸波蘭統治,所以西烏克蘭曾經是波蘭的一部分。然後,紅色、土色的這一塊,是當時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匈牙利的邊界。他有非常複雜的過程,我這邊不詳細的講。1940 年,羅馬尼亞這塊領土割給了烏克蘭,黃色的原屬波蘭,粉紅顏色的是原匈牙利領土,1948 年以後又有一個島從摩達維亞這邊分出來,1954 年的時候因為赫魯雪夫上台,再把克里米亞半島劃給烏克蘭,但是這裡的人口大概有 8 成多都是俄羅斯人。所以簡單的來講,就是 1991 年蘇聯分裂的過程中,沒有好好的去處理這些領土分割留下的問題。現在經過了俄烏衝突之後,很多人預測:

&nbsp& 第一,波蘭有可能會要求收回烏西這塊土地,然後羅馬尼亞、匈牙利也都可能有不同的主張。這要等到戰後的另外一次大型國際會議才能處理。

&nbsp& 1919 年,在一次大戰期間俄羅斯帝國瓦解了。經過兩年的內戰,布爾什維克最後完成革命。而在戰爭過程中,首先在 1919 年成立了一個很短時間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今天烏克蘭的民族國家觀就是回頭溯源到 1919 年的共和國。但是緊接而來,很快的又成立了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這時候又納入了布爾什維克的統治。到了 1922 年以後,整個烏東地區全部納入蘇聯統治。所以只有 1919 年那個短命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構成今天烏克蘭人回溯歷史時強調民族國家背景的重要立論。

&nbsp& 在一次大戰結束之後,首先是俄羅斯帝國瓦解,成立了新的蘇聯。然後德意志帝國又被英美為核心的西方國家打垮,從此形成了新的「盎格魯薩克遜世界」,一直維持到今天。所以今天我們大家都在使用英文,應該是一次大戰造成的結果。如果我們更早出生的話,可能學的就是俄文、德文或法文。所以對美國來講,必須要維持「盎格魯薩克遜世界的優先秩序」,以及一次大戰之後透過巴黎和會所建立的國際秩序。今天整個的「西方話語」跟「美英價值體系」,也都是在 1919 年以後逐漸形成的。而在這個過程中,一戰之後由英國人提出來解決波蘭國土問題的主張,就成為非常重要的遺產,同時也是一個重大的困境。

&nbsp& 在圖六中這條線叫做寇松線(CURZON LINE)。寇松是英國在一戰後的外交大臣,他主張要循著這條淺綠的線,把東邊劃給新成立的蘇聯。對波蘭人來講,這是決不可接受的。因為這是波蘭在一、二次大戰期間全部國土的 47%。可是,在二次大戰快要結束前的雅爾達會議中,三大巨頭&mdash&蘇聯的史達林,英國的邱吉爾和美國的羅斯福,他們當時想到的卻是如何儘快的讓蘇聯參戰,把東亞的問題解決好,也就是把日本人打垮,結束戰爭。這時候在雅爾達開會的第三天,史達林拿出來了這個地圖。他說,我的俄羅斯同胞都在問我:為什麼一次大戰之後的 CURZON LINE 不能實現?這是當時英國外交大臣提出來的,我必須實現這個既成方案。這一下子,羅斯福跟邱吉爾面面相覷,因為他們如果答應的話,在倫敦流亡的波蘭政府會怎麼想?會說你兩大國出賣了我,割讓波蘭的 47%領土。可是,史達林拿出這個地圖之後,他們沒有辦法否認,因為這是英國人當年提出來的辦法,結果也就不得不接受了。但在接受之後立刻決定,把烏克蘭的國土往西移 200 公里。

也就是說,以奧德河為界,把這塊黃顏色的區域,原屬於德國,差不多十萬平方公里劃歸給波蘭,作為補償。所以二次大戰之後,波蘭的國土西移 200 公里,而東邊的這一大塊地方,大約 20 萬平方公里卻割給了蘇聯,然後由蘇聯所屬的烏克蘭、白(俄)羅斯跟立陶宛三國承接。各位看,立陶宛的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原來是波蘭的領土,白(俄)羅斯的布列斯特(Brest)原來也是波蘭的領土,而烏克蘭西邊的利沃夫(Lwow)也都是波蘭的領土。在這塊土地裡原先住了 440 萬波蘭人,一直到現在,還有 100 多萬波蘭人住在這裡,分別在這三個 1991 年之後獨立出來的新國家&mdash&立陶宛、白(俄)羅斯跟烏克蘭。

&nbsp& 更重要的是看下面這個圖(圖七)。這是 1920 到 1939 波蘭第二共和國的民族構成。烏克蘭人在土黃區域這邊居大多數,而淺黃色區域這邊就是以白(俄)羅斯人為主。這裡是一個多民族的交界區。所以戰後如何把這些人,這些世居民族的居住區和政治邊界重疊,這裡也就面臨到一個族群大遷徙的問題。

&nbsp& 在民族遷徙的過程中,出現了極其嚴重的流血鬥爭,有十幾萬波蘭人被烏克蘭人殺戮。今年 1 月初,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奇表示,對於烏克蘭人在二戰中的罪行,「這裡不可能絲毫的讓步,讓那些否認那場可怕的種族滅絕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對於不想進行全面賠償、全面認罪的人,絕不能寬容!」

關於這些遷徙和屠殺的研究,不是我們那一代學者做的,而是比我們要晚 10 年左右的東歐研究學者完成的。因為他們在念博士的時候,這些資料已經從冷戰後新出土的資料庫裡出現了,在西方研究的文獻資料中可以找得到。

&nbsp&▲圖七:1920 到 1939 波蘭第二共和國的民族構成

&nbsp& 所以說,比我這一代晚 10 年左右,目前年紀在 50 歲左右的這批專家,他們正在重寫新的東歐史,而且已經補足了我們在 1980 年代念書時相關資訊的不足。我們現在是回過頭來向比我們年輕的那一代學者學習。因為他們看到了冷戰結束後更多的第一手材料。

&nbsp& 到底族群傾軋殘酷到什麼程度呢?據研究指出,當時有的波蘭人被掛在樹上用火燒,還有的男性被去勢,多達十幾萬人在這塊大地被殘殺。據《二次大戰後的野蠻歐陸》(2020)一書所述,他們「眼睛被挖丶舌頭被拔被綁在樹上等待死亡」。而倒過來,波蘭人也在進行了反制,殺掉了兩萬多烏克蘭人。所以說,烏、波民族的仇很只是暫時被掩蓋了,但卻沒有得到真正的善後處理。現在因為俄烏戰爭的關係,烏克蘭人大量逃到波蘭,但這不表示波蘭人就會遺忘,或饒恕過去的罪行。

烏克蘭的納粹勢力是真是假?

&nbsp& 下面這張照片講的是納粹的領導人,名叫班德拉(Stepan Bandera,1909&mdash&1959),他是西烏克蘭民族主義運動和「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Organization of Ukrainian Nationalists)的領導人,該組織曾積極地與納粹合作,由納粹提供 250 萬德國馬克支持該組織在前蘇聯進行破壞活動。

&nbsp& 1941 年 6 月 30 日,納粹佔領烏克蘭之後,班德拉在《烏克蘭國獨立宣言》中指出,「將與納粹德國緊密合作,在希特勒的領導下共同建立歐洲和平世界的新秩序」。在其後的班德拉運動中,烏克蘭西部的波蘭人至少有 10 至 13 萬人被清洗、殺戮。 1959 年 10 月 15 日,班德拉在西德慕尼黑被 KGB 特工暗殺身亡。

&nbsp&&nbsp& 2010 年 1 月 22 日,烏克蘭總統尤申科(Victor Yushchenko)授予班德拉「烏克蘭英雄」的諡號。2011 年,親俄的亞努科維奇(Victor Yanukovych)擔任總統後,立即宣布撤回班德拉的英雄頭銜。但是,從 2013 年底開始,在西方的支持下,推動了反亞努科維奇的廣場示威,第二年烏克蘭親歐盟的顏色革命成功,把亞努科維奇趕走,他逃到了俄羅斯。這時候整個烏克蘭的政治氣氛變成親西歐和反俄羅斯。在這一過程中,班德拉頭像不斷出

現在颜色革命的人群團體中,並隨著亞努科維奇倒台、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總統上台而越演越烈。&nbsp&&nbsp& 今天很多人說所謂的「新納粹」是假的,但在烏克蘭「新納粹」卻是真實的。 2018 年 11 月 14 日,在烏克蘭西部的利沃夫市議會決議將 2019 年定為「班德拉年」,引起以色列駐烏克蘭大使黎翁的強烈抗議。2019 年 3 月,「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的參戰者被正式賦與退伍軍人的同等地位。這就是那些親納粹、反俄羅斯,極端的民族主義者。原來他們曾被視為通敵的戰犯,後來卻被視為退伍軍人,開始享受榮民福利,以及免費的公共交通、醫療、年金及公用事業優惠等特殊待遇。所以這些人在新的烏克蘭政府和新的政治氣氛之下反而被認為是英雄。

&nbsp& 2023 年 1 月 1 日,烏克蘭最高議會(拉達)紀念班德拉 114 歲誕辰,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張烏克蘭軍隊總司令札魯茲尼將軍在班德拉畫像下的照片,並引述了班德拉所寫書中的幾句話:「當一個國家在麵包和自由之間做選擇時,它選擇了麵包,最終會失去一切,包括麵包。如果一個國家選擇了自由,那麼它將擁有自己創造的麵包,沒有人會把它奪走。當俄羅斯帝國不復存在時,烏克蘭民族主義的完全和最終勝利就會出現」。烏克蘭議會的社交媒體補充說:「目前的鬥爭是針對俄羅斯帝國的,班德拉的這些指導對武裝部隊總司令來說是很正常的,」

&nbsp&對此,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奇表示抗議,他說:「我們對任何美化班德拉的行為抱持極端批判的態度,這裡不允許有任何的空間」。他還強調:「在我與烏克蘭總理什米加爾的下一次談話中,我將非常、非常明確地說出這一點。」「對任何美化甚至紀念班德拉的行為,我們都是極其批評的」!

&nbsp& 根據波蘭國家通訊社 2022 年 8 月 16 日報導,波蘭文化和國家遺產部副部長賽林(Jaroslaw Sellin) 呼籲烏克蘭政府,必須承認烏國在二戰期間所犯下的種族屠殺罪行,結果導致十多萬多名波蘭人死於非命。一位波蘭外交官說:「烏克蘭人必須承認這一點,因為這是事實,一項經政治決策所實施的種族清洗,消滅了幾個世紀以來生活在那裡的整批少數民族波蘭人。」這些訊息清楚的告訴我們,現在因為俄烏戰爭的原因,烏克蘭的新納粹運動被一部分媒體故意掩蓋了,可是它的確存在著。所以說,烏克蘭的新納粹問題不會隨著俄烏衝突而結束。&nbsp& &nbsp&

俄烏戰爭中的大國博弈

&nbsp&&nbsp&下面的問題是我們要問的:&nbsp&&nbsp& 首先,俄羅斯推動的這場戰爭最後會走向何處?普京在打了一年還打不贏的情況下,他本人會不會被另一股勢力所取代?這邊我們就要回到在戰前,也就是了解一年多前的重要景況。俄羅斯政壇上目前存在著三股勢力,第一股就是延續著當年葉爾欽總統的親西方勢力;第二股是以普京為首的俄羅斯強力集團,其中結合了武裝部隊、安全部門和外交國安體系;以及第三股人數更大的,所謂的皇俄派或沙俄派,也就是主張維持當年俄羅斯帝國傳統的民族主義勢力。

&nbsp& 普京這一股強力集團在葉爾欽統治的時候,也是親西方的。在普京統治的前 10 年,也就是 2001 年到 2011 年、12 年,這股勢力仍然跟西方保持友善。但是當北約東擴到了俄羅斯西境的時候,他跟西方的關係就開始惡化了。

&nbsp& 我剛剛所提到的那些老戰略家,不管是布里辛斯基,季辛吉,或者是杭廷頓這些文明衝突論者,都反對跟俄羅斯翻臉。因為他們認為,在蘇東地區西方最後還是沒有辦法普及他的價值體系。同時,因為戰爭所造成的國際衝突,也是難以解決的。所以到現在俄烏戰爭打了一年之後,雖然美國輿論界中大部分人對俄羅斯強烈的譴責,可是也有越來越多人對美國跟西方的戰略選擇,是採取高度的批判跟反省的態度。

&nbsp& 在這一前提之下,我們來看今天的大國博弈,可能會得出現很不一樣的結果。這也直接牽涉到目前台海兩岸的關係。第一種態度是認為,美國必須儘速的結束俄烏戰爭,因為儘管美國準備在這裡投資 600 多億美元拖住俄羅斯,將造成俄羅斯的帝國地位一落千丈,但是美國最後卻不一定能夠慘贏。這就像阿富汗戰爭一樣,打了 20 年,最後還是慘敗離開。所以美國人不願意看到第二場阿富汗式的戰爭。

&nbsp& 最近,美國總統的選戰又要開始了,兩年前被趕下來的總統川普這幾天非常高調的宣布說,一旦他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會在一天之內停止俄烏戰爭!可不可能做到呢?當然有可能!同時也有一股潛在的勢力是這樣主張的,那就是目前控制國會的共和黨人。他們之中有許多國會議員反對持續這場戰爭。所以說,一個是川普,另一個是共和黨的國會議員,這是第一種看法。

&nbsp& 如果按照這種看法做,那就不再繼續對烏克蘭供應武器,並強迫烏克蘭進行和談,同時也承認我們剛剛講的烏東四州的事實。這對西方來說當然是非常丟臉的事情,因為這就意味著東邊四州再加上南邊的克里米亞,劃歸給俄羅斯聯邦。這在談判的過程中一定還會引發許多的爭議。像我是們剛剛分析的人口結構,很可能赫爾松這個地方就不會讓俄羅斯拿走,但另外這三個地區,就是盧甘斯克、頓內次克跟札布羅熱這三州因為以俄語人口為主,這可能就會迫使烏克蘭讓步。另外,就是我們剛剛講到波蘭人對被割讓的烏西地區有很大的意見,所以會不會在戰後讓波蘭人收回一部分的失土?這是第一派看法。

&nbsp& 第二派的看法是,這是一個西方定義下的不正義戰爭,不管打多久都一定要打下去。這是以英國人的看法最多。各位看到很多留英的人在他網站上會寫「支持烏克蘭到底」。他不想了解烏克蘭戰爭的背景和內容,他只有一個原則,就是這是不正義的戰爭,必須一直打下去,把俄羅斯打垮為止。但到底要付出多大的代價?西歐各國能不能承受?這卻是個大問題。

&nbsp& 第三派看法認為這場戰爭最後的結束,中俄雙方的角色都不能缺少。各位記得在戰爭發生初期,一直有人呼籲中國要加入調停,可是中國領導人始終不願意介入。可是如果從戰後復原的角度來看,現在初步估計大概要花費 7500 億美金,也有人估計高達 1 兆美金。目前全世界所有國家裡,能夠承接這麼大的戰後復原計畫,排名第一當然就是中國。但中國要如何扮演這樣的角色呢?

&nbsp& 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是俄羅斯與烏克蘭這兩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到現在為止,儘管中國大陸內部的民氣是支持俄羅斯、反對烏克蘭,可是官方的語彙卻始終是保持比較平衡的態度。至於烏克蘭到現在對中國還是相當友善的,這主要就是考慮到了戰後的復原,以及中烏雙方過去 30 年密切的交往。我去北京看到好幾次,在機場都看到烏克蘭的軍官在跟大陸進行密切的聯繫。其實烏克蘭跟中國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儘管民間反烏的氣氛很強,但官方還是保持雙向友好。而美國和歐洲在戰爭最後結束前,勢必要把中國拉進來一起處理。這時候就要看如何收尾了。目前有一個講法說今年 10 月左右戰爭會收尾,但這只是各方不同的預言。算不上數的。

&nbsp&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經過了一年左右的戰爭之後,到底是誰得利?首先,很多人認為美國得利,因為是美國賣軍火。而且美國把俄羅斯拖進了一場戰爭,到現在為止,用現在的打法,俄羅斯是不可能打贏的。也有人說,美國跟西歐現在輸入 300 輛坦克到烏東戰場,可是俄羅斯還有 15000 輛坦克,這恐怕是九年一毛。

所以要憑軍事手段打贏這場仗,兩邊其實都都有困難,最多就是一方慘勝。

&nbsp&另外,大家關心到底到現在為止死了多少人?根據歐盟領導人不經意地宣布,烏克蘭軍隊到今年 8 月為止已死了 10 萬人,老百姓也至少犧牲了 10 萬人。若按照聯合國難民署的數據,到本月為止,往西逃亡的老百姓至少是 800 萬人,另外據非正式的統計,往東和往北的白(俄)羅斯及俄羅斯逃亡的大概也有 200 萬到300 萬。在這方面俄羅斯始終沒有公布具體的數字。

&nbsp& 如果我們看烏克蘭內部情勢,對這個問題可能會有相當不同的看法。在一年前,澤連斯基本人在烏克蘭的支持率一度降到了 20%,但戰爭發生之後,因為他堅決對抗俄羅斯,支持度曾經升高到 90%。相對的,普京的支持度過去大概是 70%上下,在戰爭發生後最高時也到達了 80%,但是現在因為久攻不下,又開始往下掉了。換句話說,這場戰爭對於鼓勵雙方的民族主義是有非常大激勵的力量。可是久攻不決的結果,雙方領導人的威信一定會受到重大的損失。

俄烏戰爭中還有共產黨勢力介入嗎?

&nbsp& 最後我要特別談一點,就是很多人誤以為這裡面還有俄、烏共產黨的力量,這是不正確的。烏克蘭在 1991 年以後,烏共就已經被裁定為非法了。而葉爾欽對於蘇共跟俄共的打擊也是不遺餘力的。在普京上台之後,他也是反對共產黨的。所以俄共、烏共這些都是舊的詞彙。現在在俄羅斯國會最主要支持普京的是強調民族主義的俄羅斯統一黨(United Russia),大概佔了 70%左右議席。所以很多人以為現在是中共和俄共合作,在這個議題上根本是不存在的。俄共今天在俄國國會大概只有 10%左右勢力,這是很微弱的力量。而普京在戰爭發生前所做的詳細的歷史敘述,對列寧跟史達林都是抱持批判的態度。他認為在蘇共的民族主義政策下,也就是列寧主義的民族政策,過分強調民族自決,竟然把俄羅斯的領土拱手讓給了烏克蘭,他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從這些論述我們看出來,到現在為止,俄羅斯跟烏克蘭兩國都已實施「非共化」,都是譴責並壓制共產黨的。這裡沒有共產主義復辟的問題!

結語

&nbsp& 接下來,我想特別談一下,我們這些在 1990 年代冷戰結束以前完成博士的這學者,也可說是在冷戰時期培養的蘇東專家的一些共同看法。首先,這些問題通通是一次大戰之後在巴黎和會與國際聯盟沒有解決好的問題,經過了整整一個世紀的醞釀之後,因為基本的民族關係、人口結構、宗教信仰、語言問題以及國際衝突沒有得到解決,最後累積了近一百年之後的「總爆發」!這裡面包括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包括烏東地區,包括烏克蘭跟波蘭的衝突,也包括俄羅斯跟其他少數民族的衝突,也包括高加索區複雜的國界問題。這些不同的問題在 1990 年之後由於極權體制的鬆動而全面爆發。

&nbsp& 第二,就是在後冷戰時期,以福山(Francis Yoshihiro Fukuyama)為代表的所謂「自由民主的勝利」,或稱之為「歷史終結」(The End of History)的觀點。這個後冷戰時代自由民主的邏輯現在證明完全錯誤跟失敗。福山個人也在 2014 年以後開始修正他自己的看法。他說,「自由民主或許不能解決很多問題,在對於共產主義結束後的這些國家來說,最重要的其實不是民主,而是如何維持一個強而有力的國家。也就是 Strong State。」但是他仍然強調,西方文化中保留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rule of law」,也就是「法治」。但是他承認,民主究責(Democratic accountability)只能排到第三位。所以,最重要的是強而有力的國家。從這一角度他高度肯定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但是他也特別強調,中國必須要解決法治不足的問題。目前 rule of law 還是不足的。

&nbsp& 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政治學界跟戰略學界對這個問題已有深刻的反省,可是許多政治人物還是忍不住想用最取巧的方式透過民粹政治、透過媒體的操作、並透過各種形式的宣傳,讓大家以為這俄烏戰爭是一個簡單的黑與白的選擇。也就是說,想要回到冷戰時期東西方對抗的邏輯。可是這樣時空背景,這樣的戰爭邏輯和細節內容,通通面臨重大的問題。但今天我們所處的文化、新聞、媒體、輿論環境,還是緊扣在剛剛講的第三點上。不過,福山他們已經知道錯了,我們的媒體跟政治人物迄今還是沒有辦法知道其中的謬誤。原因很簡單,他們沒有辦法念那麼複雜的書,了解其中的複雜背景。這是我今天初步向大家做的報告,歡迎大家提出問題討論。以下是問答(因提問者眾,僅摘錄與本次講題相關之提問與周教授之回應)

&nbsp& 問:如何看待中國在俄烏戰爭接下來的角色?以及西方陣營與中俄之間的互動?&nbsp&

&nbsp& 答:中國從 1980 年代改革開放經過 40 年。前面 20 幾年的時間都保持了大概10%的經濟成長率。這幾年降下來了,到現在大概變成 3%或 4%。最近 IMF 的預測大概會逐漸恢復到 5%到 6%。我們看大陸經濟快速成長的過程,就告訴了所有的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一項重要的啟示。那就是如果給中國 40、50 年的時間,他一定會和平的崛起,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所以我們現在看,台灣是不是會烏克蘭化?北約會不會進一步東擴?美國在東亞的第二島鏈可不可以繼續維持?這些論述通通集中在一個焦點,就是如何讓中國快速發展的改革路線提前結束。但我認為不管任何挑釁,只要是在中國領導位置上的這些人,不管他是什麼名字,他擔任這個職位最優先的前提,就是要制止戰爭持續發展。

&nbsp& 所以,雖然任何一位戰略專家都可以提出反向的質問,「你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你要如何解決那個問題?」「你提出的新冠死亡人數是假的!」「你說新冠沒有造成另一波大感染那是假的!」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維持改革發展持續的定力。但是如果你問我說,你對這個事件有什麼看法?你對下兩個月後麥卡錫訪問台灣時大陸會有什麼作為?我很清楚的講,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戰略定力」必須列為最高位原則。不管你用什麼方式挑釁,都不能影響這個最高位的原則。因為這個最高位的原則如果做不到,領導人就要被迫下台。

&nbsp& 我們另外看到一個邏輯,如果習近平放棄一個中國原則不就解決問題了嗎?那同樣的,習也做不到。這個最高位原則是所有重要的政治人物都不可能放棄的。但對澤連斯基來講,他的最高位原則就是要把戰爭打下去。但是如果美國最後不再支持他,他當然就被犧牲了,這是一個無奈的選擇,因為烏克蘭是一個小國。可是大國的領導人卻不能有這樣的想法,他必須堅持到底。所以普京的角色跟澤連斯基的角色截然不同的。一個是大國領袖,另一個是靠西方支持的澤連斯基,這兩個人的位置、角色、使命和生存情境都不一樣。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今天不管面臨任何挑釁,他只能堅持戰略定力。他只能咬著牙繼續走下去。至於他會採取什麼做法應對?那個是屬於戰略與戰術運用层次,我沒有辦法做貼近他們的預測和分析。&nbsp&&nbsp& 問:請問您對澤連斯基個人的評價?以及俄烏戰爭對台灣人民的啟示?

&nbsp& 答:首先,澤連斯基是個演員,而且是一個假戲真做的演員。他的那部成名戲叫做「人民公僕」,靠著這部人民公僕他當上了總統。而且追隨他的人還組成了「人民公僕黨」(Servant of the People)。這是在烏克蘭共和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的多數黨,成功佔據 54%的國會議員議席。可是在去年 2 月 24 日戰爭發生之後,這個黨的許多國會議員往西方逃,但逃走之後,澤連斯基要求這些人必須回來,必須跟他一起對抗。所以澤連斯基是一個認真的演員,到現在為止還是演得很好,而且越來越進到戲裡面。所以你說他是不是一個真的演員?他是真的!而且他已經越來越入戲了。他已經成為一個真正的總統。但是他還面臨到許多指責。比如說,他的團隊裡很多人都還在貪腐,但貪腐現象其實是延續烏克蘭的歷史。2008 年的時候,烏克蘭的 GDP 有 85%被這幾十個權貴所掠奪。這是全世界最貪腐的國家之一。嚴重到什麼程度?就是寡頭集團擁有自己的國會議員、自己的政黨、自己的法官、檢察官、甚至高級文官,還有一部分擁有自己的軍隊,如第聶伯營和亞速營。這是全世界匪夷所思的一個地方。最近我們常看一個英文字Kleptocracy,就是「竊國政治」,烏克蘭正是最好的例子。

&nbsp& 所以當澤連斯基作為一個演員來抨擊這樣體制的時候,他需要有非常大的道德勇氣。作為這樣的一位演員,演總統演得像,結果讓大家選他擔任總統,然後他周邊的一群人跟著他一起,跟著這部影集的成名而成為國會最大黨,這都是真實的。很多人說,這只是政治幻象,很多大陸媒體說這群人通通是演員,可是當他們真正入戲後,真正在處理這些具體情境的時候,他們已經變換成真實的角色。而不再是演員了。所以我們不能夠因為他的演員出身而否定他現在的真實角色。&nbsp&&nbsp& 但是結構因素卻是不能改變的,烏克蘭這個結構告訴我們,如果美國不繼續提供武器,如果美國國會不再支持,那憑他現在的實力是沒有辦法做下去的。所以,澤連斯基如果失敗了,那是因為美國跟西歐在他後面支持的力量拋棄了他,但是他個人的角色還是謹守的。至於他周邊這些所有報導的腐化、逃亡、貪污、貪婪這些事,我想可能都有蛛絲馬跡,不是空穴來風。但關鍵是,他的堅定不移是真實的狀態。&nbsp&&nbsp& 第二,就是台灣人能不能從烏克蘭經驗中得到教訓。我要特別強調,烏克蘭是主權國家,在 1991 年他跟俄羅斯、白(俄)羅斯一起宣布退出蘇聯,建立起新的獨立國協的時候,他們已經是獨立國家了。只是說他們彼此之間沒有解決好蘇聯遺留的遺產問題。也沒有跟鄰國解決過去沒有解決的問題,現在問題逐一浮現了。本來是可以透過和平談判來完成,但是由於過去 30 年政治不上軌道,始終沒有有效的機制去解決這些問題,變成今天非常複雜難以解決的政治遺產。

至於烏東四州問題,我認為必須要從人口結構仔細思索如何解決,這在過去一年裡,很多人已經提出來了,那就是烏東四州的問題可能要用「中立化」的方式來解決。當時烏克蘭本來很想走上談判桌,但是後來卻被英國人擋住,英國不希望他和談。前首相強生對此要負很大的責任。如果當時能夠提出一個和平方案,這場戰爭應該可以提前結束。

&nbsp& 最近大家注意到,季辛吉現在也開始改口了,他說戰爭現在打了一年之後,他同意烏克蘭必須加入北約,因為現在已經是質變了,也就是雙方已經撕破臉,雙方互為寇讎,這時候若不再依賴西方的支持,烏克蘭作為一個國家是無法生存的。所以他現在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但是一年之前他是絕對不支持的。所以政治情勢的變遷,也會迫使戰略思想家改變他的既定想法,就是必須認清現實。

&nbsp& 至於兩岸和戰的可能性,我認為兩岸的情況跟烏克蘭與俄羅斯畢竟不同。俄羅斯跟烏克蘭互為主權國家,而兩岸卻是「一中」,過去叫做「九二共識」。如果「九二共識」不回來,兩岸之間是沒有辦法談判的。如果一定要先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那麼連美國都不會承認。所以我們的運作空間跟俄烏之間完全不一樣。但是兩岸問題的解決,首先當然依賴中美之間的互信,這裡摻雜了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就是美國獨大的局面在可預見的 20 年內將會失落。這是美國人絕不願意接受的。所以美國會不斷的運動用「台灣問題烏克蘭化」來觸動大陸最敏感的心弦。而大陸也會用我前面講的戰略定力,以及國內的輿論戰來型塑另外一個反制的力量。在這樣的前提下,台灣最要避免的一件事情就是擦槍走火。因為任何戰爭都不是博弈過程中的理性判斷所能主導。所有的戰爭都可能是擦槍走火。

&nbsp& 我們剛剛講了很多,那就是俄烏衝突的情境跟主權國家互動的結構,在兩岸之間並不適用,可是如果兩岸之間是因為政治人物的故意操弄而造成了擦槍走火,那就有可能掀起原來預期不會發生的戰爭。所以西方學界現在有越來越多人在討論,非理性的力量最後觸動戰爭的可能性。這就不是一般 game theory 賽局理論可以預見的。

&nbsp& 問:能不能將烏克蘭與烏東四州的關係比擬為兩岸關係?

&nbsp& 答:我的態度是必須先有學問然後才有立場。很多人卻是先有立場再套用公式。套用公式最大的困難是常常被重要的事實所推翻。所以我從來不贊成先有立場再談問題。先有立場然後去湊那些材料最後卻發覺不管用,所以必須要念一點書。如果完全沒有知識,純粹是用推論,那就是很多人在玩的遊戲,完全沒有現實基礎,而推論出來的結果也沒有用。所以你剛剛講的,就是到底台灣是烏克蘭還是烏東四州呢?這個問題現在在塞爾維亞與科索沃也發生了。但是卻不一樣?當然是不一樣!我最近寫科索沃文章的時候就說過,科索沃不是烏東四州。為什麼不是呢?因為塞爾維亞不是烏克蘭。但塞爾維亞也不是俄羅斯!所以如果你用俄羅斯去推定塞爾維亞,或用科索沃去推定烏東四州,這都是不對的,根本沒有辦法類比。

&nbsp& 你看,現在很清楚,北約一開口威脅塞爾維亞,塞爾維亞就沒有辦法了。因為俄羅斯現在管不了他,中國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所以現在大家馬上問,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Aleksandar Vucic)是不是會被迫逼下台?這才是回到了現實。你怎麼能用推論的?塞爾維亞既不是俄羅斯,也不是烏克蘭。所以,用類比是因為求簡化,而求簡化則是因為無知。我們不能輕易的這樣做。&nbsp&&nbsp&&nbsp&&nbsp&

&nbsp& 我剛剛一再講,台灣不是烏克蘭。因為台灣有一個國際公認的「一中」的大帽子。不管那個「一中」的具體內容是什麼?但「一中」是一個國際共識,可是烏克蘭跟俄羅斯當然不是同一個國家,而是兩個主權國,這不能類比。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講,烏克蘭跟俄羅斯的戰爭,有人說這是內戰。這怎麼是內戰呢?這當然是國際戰爭。只是他有複雜的歷史問題沒有解決好,他是一個過去問題的總爆發。是一個從一戰以來一直沒有解決的大問題,到了 1991 年蘇聯分裂的時候還沒有解決好,到現在終於爆發。所以為什麼這個問題不好談?就是他必須從歷史溯源,清楚地告訴我們這個問題的性質是什麼,這跟兩岸關係是不一樣的。所以我不能用類比來套用,因為性質不一樣。如果我還要繼續申論下去,這問題就很麻煩了。

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簡化,就是這個原因。

&nbsp& 問:可不可以請周老師講一下芬蘭?

&nbsp& 答:芬蘭有一個領導人馬達漢(Carl Gustaf Emil Mannerheim,1867-1951),這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世界級領袖。馬達漢祖先是荷蘭後裔,後來從德國遷移到了瑞典,再從瑞典搬到了芬蘭,在赫爾辛基附近長大。他早年在赫爾辛基時他還不會芬蘭文。到了 18、19 歲的時候,去俄羅斯聖彼得堡念軍校,這時候才開始學芬蘭文跟俄文,由於他長的很高大,俄國皇族要把他培養成當時仍然屬於俄羅斯帝國下的芬蘭大公國的重要領袖,就把巳過世的莫斯科警長的女兒許配給他。俄國皇室又把他挑選擔任俄國家侍衛。

&nbsp& 馬達漢有一些非常特殊的經歷,他在 1903、1904 年到中國參戰打日俄戰爭。各位知道,日俄戰爭的戰場是在中國。他這時候就了解到俄羅斯的現代化程度不夠。戰後他又到日本觀摩,回莫斯科的時候,俄皇接見他,給了他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到中國去做間諜,掌握情報。經過了兩年時間的跋涉,他從新疆進到中國,最後再從北京出來,到中國東北搭西伯利亞大鐵路回到莫斯科。一次世界大爭發生後,他被提升為中將,可是很快的俄羅斯帝國就敗掉了。在敗掉之後紅色蘇維埃上來,他因為是屬於沙皇貴族這個體系,就回到了芬蘭。而芬蘭這時候也爆發了紅色革命,他領導白軍把紅軍消滅掉,成為新獨立的芬蘭共和國的實際領導人。但是隨後成立的芬蘭共和國卻是由中左派政黨執政,大家在選總統的時候故意把他繞過去了,這因為他是白軍的領袖。從此他就得到一個非常特殊的身分,他不是政治領袖,卻是最高的軍事統帥。這在全世界沒有的例子。到了要打仗的時候就把他抬出來,擔任最高軍事領袖。打完仗以後又把他趕下來。政治領袖多半是左派立場,而右派的他的卻是最高軍事統帥。

&nbsp& 今天我們講的芬蘭化(Finlandization)跟馬達漢有絕大的關係。他領導了兩次重要的戰爭,芬蘭有名的「冬季戰爭」和「繼續戰爭」都是他領導打的。可是這時候另一個大的問題來了,本來芬蘭是依靠納粹,所以史達林和他互為敵體。可是看到納粹可能要失敗,而納粹德國又逼著他必須要對抗蘇聯,這時候怎麼辦呢?夾在史達林跟希特勒之間,結果最後芬蘭做了一個非常重大的決定,由當時的總統以個人身分跟納粹簽約,也就是形成攻守同盟,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來到赫爾辛基,要求呂蒂(Risto Heikki Ryti,1889 – 1956)總統簽署決不與蘇聯媾和的協議。最後芬蘭政府作成重大決議,由呂蒂總統個人簽署,而非正式的國家協議。接下來,德軍果然提供了支援,讓芬軍在維堡後方穩住了陣腳。可是最後芬蘭卻背叛納粹,又跟蘇聯合作。在這個情況之下,到底怎麼辦?芬蘭總統呂蒂就辭職以示負責,然後由馬達漢繼任總統,直到二戰結束。在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是這樣幹的。總統簽約無效,然後讓總統下台由軍事統帥接任總統。

&nbsp& 戰後的芬蘭接續原來與西方親善,又和蘇聯維持友好的立場。但馬達漢在總統任期結束後,他就退隱了,因為他過去的貴族身分,來到瑞士日內瓦養老。一直到 1951 年過世。歸來的時候萬人空巷,追念他的功績。根據 2004 年的民調評價,芬蘭最偉大的領導人正是馬達漢。在他之後。芬蘭的兩個領導人巴錫基維

(Juho Kusti Paasikivi)和吉科寧(Urho Kaleva Kekkonen)連續 25 年執政,形成了特殊的「芬蘭化體制」,也就是一方面跟蘇聯及俄羅斯保持友好,另一方面也與西方親善。這就是所謂的「芬蘭化」,在大國之間縦橫捭闔,夾縫求生,奮發圖存。可是「芬蘭化」在大國的眼裡卻是屈辱和羞恥,像紐約時報這些媒體將他貶抑為是投機取巧。可是這卻是小國的生存之道。

&nbsp& 1951 年有芬蘭共產黨人訪問莫斯科。他們見到史達林的時候,史達林特別說道,要不是你們有一個馬達漢,我早就把你芬蘭消滅了!所以芬蘭的成功跟馬達漢個人有絕大的關係。

&nbsp& 1990 年,在訪問俄羅斯時我轉機經過赫爾辛基,在赫爾辛基機場看到一位俄羅斯醫生,他沒有芬蘭的簽證,進退維谷,在機場裏面流浪了三個禮拜。我那天晚上給了他 10 塊美金吃飯,他感謝不已。他每天就是這樣子過日子。這告訴我們,芬蘭已經不再搭理垮掉的蘇聯。

&nbsp& 不久之後,芬蘭人又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在 2000 年的修憲中,把原來的「半總統制」修改成「議會內閣制」。芬蘭是全世界最早實施半總統制的國家,總統擁有重大外交權力。但在蘇聯瓦解、冷戰結束之後,卻修改成為西歐式的議會內閣制。此時芬蘭總統的角色也從原來對蘇聯的頭號外交大臣轉變成為跟歐盟充分合作。

&nbsp& 這一次俄烏戰爭爆發後,芬蘭人決定要完全擺脫俄羅斯,而且毅然決然的決定加入北約。上個禮拜,因為土耳其拒絕跟瑞典妥協,抵制瑞典加入北約。芬蘭總理這幾天已宣布將會單獨加入北約,不會考慮等待瑞典。這也就是芬蘭化從初創、形成,到醞釀改變,最後完全放棄、改弦更張的過程。

&nbsp& 問:斯拉夫人在俄烏關係中有無作用?

&nbsp& 答:斯拉夫民族差不多是在七世紀形成,逐漸分化成東、西、南三支是在十世紀以後。其中第一個原因就是匈牙利建立了民族國家。然後是拉丁化的羅馬尼亞、以及蒙古血統的保加利亞,這些民族將斯拉夫人分隔開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斯拉夫人就分化成了東斯拉夫、西斯拉夫和南斯拉夫這三塊。後來又因為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跟土耳其帝國,這四個帝國的交夾,形成了不同的語言、文化和宗教體系。其中,東斯拉夫民族信仰東正教,西斯拉夫民族信仰天主教,至於南斯拉夫情況就非常複雜。南斯拉夫北部的克羅埃西亞跟斯洛維尼亞受奧匈帝國影響,主要信仰天主教。而塞爾維亞、馬其頓、黑山則受俄羅斯影響而信仰東正教。夾在這些民族中間的波西尼亞-赫塞哥維那則一分為三,一半以上人口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三分之一是東正教徒,另外六分之一則是天主教徒。所以這裡就成為文明衝突與大國博奕的戰場,迄今仍然存在著衝突。

&nbsp&至於俄烏戰爭則是東斯拉夫三個民族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但白(俄)羅斯是站在俄羅斯這一邊。而烏克蘭是站在西方這一邊,所以這兩邊一打起來,就難以化解。簡單的說,這是東斯拉夫民族之間的的內鬨跟火拼。

▲ 周陽山教授在發表演說後接受現場來賓提問。右為講座主持人、台北論壇執行長何思因教授。(照片:台北論壇拍攝)

▲台北論壇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