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蕭壠文化園區一窺紐約藝術家心中的媽袓神像!

【攝影記者:林書齊/記者:黃美香/台南報導】睽違3年 臺南與紐約共譜交流展《聖母的水漣漪》身處民間信仰與民俗文化氛圍濃厚的臺南,媽袓與觀音的模樣我們再熟悉不過;然而,神靈們在不同歷史文化脈絡中,有著與在華人文化中不同的面貌。睽違近3年重啟國際藝術交流, 2022年蕭壠國際藝術村與美國紐約跨領域藝術交流機構COPE NYC合作國際交流薦送計畫,透過策展人維達‧薩巴基(Vida Sabbaghi)的引薦,本年度薦送義大利裔美國藝術家米凱拉‧馬特洛(Michela Martello)進駐蕭壠藝術村創作,即日起將於A13館推出交流合作展《聖母的水漣漪》(The Heavenly Princesses and the Bam Ripple)。米凱拉從臺南日常生活中豐富的宗教元素和水資源的重要性獲得靈感,創作出繽紛多彩且別開生面的媽袓和觀音畫像,並透過對神靈的描繪,為臺灣祈福。

蕭壠國際藝術村自2017年起與紐約藝術交流機構COPE NYC(Creative Opportunities Promoting Equality New York City)建立合作關係,每年互相薦送優秀藝術家至對方城市進駐創作,包括曾英棟、姜宣瑛等知名藝術家皆曾參與此計畫,迄今已成功薦送13位藝術家透入交流創作。雙邊交流於2019年起因疫情停滯,此次睽違3年,總算重拾以往合作聯繫,別具意義。市長黃偉哲特別感謝國際藝術家在進駐創作期間,在臺南充沛的溫暖人情和歷史文化涵養中發想靈感與汲取素材,呈現迥異於在地的觀點及創作,他相信在駐村藝術家與在地藝文人士的深度交流下,臺南多元藝文的無限潛力能持續被激發。

蕭壠文化園區表示,本次進駐的美國義大利裔藝術家米凱拉‧馬特洛遊歷世界各地進行創作,3年前開始參與蕭壠進駐計畫時,曾造訪臺南大天后宮,當時即深受媽袓神像的莊嚴和美麗所感動,久久不能忘懷,因此本次進駐便選定媽袓、觀音、綠度母及西方人熟悉的聖母瑪麗亞作為創作題材。米凱拉將繪有4位女神的巨幅畫作懸吊於展場中央,圍繞著臺灣形狀的水池;透過水的意象,紐約COPE NYC策展人維達‧薩巴基也希望表現出水對臺灣的重要性及深刻意義。4位女神雖以相異的面貌於不同的國度及信仰中展現,卻展露出對大地相同而亙久的守護與慈愛,象徵著4位女神始終守護著臺灣這塊珍貴的土地與人民,賜予疫情下的人們希望和信心。其中,米凱拉更刻意運用臺南隨手可得的布襯作為畫布材料,並以帶有藍色螺旋的水管作為吊掛橫桿,除了別出心裁,更體現出藝術如同信仰,存在於日常之中,俯拾即是的旨趣。

《聖母的水漣漪》(The Heavenly Princesses and the Bam Ripple)以色彩繽紛的獨特女神巨幅畫作,為疫情仍未消退的臺灣,祈求寧靜而亙久的祝福。展覽即日起於蕭壠文化園區A13館展出,歡迎您闔家一同前來欣賞以藝術手法重新詮釋的媽袓及觀音神像!園區開放時間為每週三至週日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全區免費參觀,歡迎您一同共襄盛舉。提醒您務必遵守園區相關防疫規範,以確保自己及他人的健康。

#大北門新聞網  #大府城新聞網  #蕭壠文化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