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不只有大佛  移民署走訪巷弄發掘多元文化融合的美好

【台灣電報記者 玉女/ 彰化報導】

來自澳門的8年級生劉偉業來臺就學,畢業後為愛落地生根,以傳自祖母的好手藝與妻子在彰化開了一家茶餐廳,把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大三巴牌坊」帶入北斗鎮的巷弄中,更以獨一無二的澳門風味擄獲客人味蕾;來自四川陳福瓊原與臺幹丈夫一同在大陸紡織工作,回臺定居後原預計繼承家業卻意外成為種菇達人,以一雙兒女名字在員林市創立「秉馨菇類農場」;移民署「到府關懷宅配愛」行動服務列車今天抵達彰化,為他們在臺創業的努力加油打氣。

人生轉彎落地生「菇」 開創夢想菇農場
為瞭解各地新住民在臺生活情形,移民署行動服務列車於19日由主任秘書謝文忠,偕同大陸委員會法政處科長楊瀅陵及海基會法律處科長陳穎慶等人員來到彰化縣,關懷在地新住民。首站來到員林市訪視來自大陸四川的陳福瓊,她與丈夫共同創立經營「秉馨菇類農場」,原本都在大陸工作的倆人,婚後回到臺灣定居,從零經驗的種菇新手,到現在已是有10多年經驗的種菇達人。

陳福瓊和老公原來一起在大陸內衣工廠工作,臺幹老公原預計回臺繼承家業從政,卻又轉了一個大彎,在認識阿姨的帶領下進入菇的世界,愛上了這可愛又可以吃的小雨傘。陳福瓊說,種菇沒有想像中容易,除了控制溫度、濕度等等,還需人力一朵一朵採收。起初是學種生長速度快的秀珍菇,為求鮮嫩往往半夜也要採收,一邊照顧小孩一邊忙農事,日夜顛倒的與時間賽跑,實在難以兼顧,所以轉而栽種杏鮑菇及白精靈菇。有了更充裕的時間照顧家庭及小孩,卻又遇上了瓶頸,因為溫度、濕度及含氧量沒控制好而影響出菇,產量和賣相不理想,透過經驗摸索、調整及學習,夫妻倆相互扶持、不斷研究找出適合種植的方式,現在已取得有機農產品認證,並以一雙兒女為名,開創了夢想中的菇農場。菇類富含植物性蛋白質、膳食纖維、多醣體等多種營養,是現代人健康的好幫手。

青年創業為愛留臺 飄香祖傳「澳」人風味
行程接著來到位於南彰化的北斗鎮,隱藏在小鎮裡的「永華茶餐廳」,店門口繪製澳門地標大三巴牌坊,是北斗獨一無二的澳門風味茶餐廳。來自澳門的8年級生劉偉業來臺就讀明道大學中文系,求學時與配偶相識相戀,畢業後為愛選擇留臺創業,家人在澳門經營餐廳的他,從小耳濡目染在大學時期就有開餐廳的夢想,和妻子(當時的女朋友)一起在學校美食街打工賣蛋包飯學習經營餐廳;他說,離家久了特別懷念家鄉味,加上喜歡彰化的悠閒、樸實與濃濃的人情味,因而決定把家鄉的風味及世界遺產的風貌一起搬來,落腳在最熟悉的北斗鎮。
  
店內的澳葡菜是傳自劉偉業祖母的好手藝,裝潢擺設及料理菜色則是夫妻倆愛的結晶,二人一起共同討論、研發,希望以臺灣食材出發做出最適合臺灣口味的澳葡料理,就連最平凡的麵條都是夫妻倆一起走訪臺灣各地,嚐遍數十種口味,才找到的材料。旅人們總說,葡國人在澳門留下最重要的資產就是建築與美食。葡國人在數百年前開啟了「大發現之旅」,在茫茫大海中探索航道,到非洲再到亞洲,他們吃盡天下香,再採購各地香料運返歐洲;旅程中的每一次停留、人與人的每一次邂逅,默默將各地美食與文化融合在一起。十六世紀下半葉,葡國人開始定居澳門,將各國香料及食材混合起來的料理,開始蓬勃發展,劉偉業說,「葡國雞」—這道在葡國沒有的菜色,是道地的澳門菜,更是他最熟悉的味道,祖傳的棕黃色醬汁融合了南洋椰奶與薑黃粉等香料及祖母的獨門配方,加入雞腿、洋葱、水煮蛋及馬鈴薯等食材,混合後悶煮,這道融入了葡萄牙、印度和馬來西亞等地元素的料理,常為他開啟與鄉親朋友間的對話。前一陣子因疫情關係店休回到澳門取經並精進廚藝,未來也會推出新菜單,讓顧客不用出國就能品嚐到港澳料理。謝文忠表示,劉偉業為愛留在臺灣,為愛將祖母的好手藝在臺延續,這份初衷與堅持真的是值得肯定與學習。

移民署主任秘書謝文忠表示,目前在臺新住民約57萬人,在各行各業中發光發熱,也為臺灣注入多元文化的活力,希望透過新住民在臺灣這片土地上奮鬥的故事,為臺灣帶來更多正面能量,另移民署持續推動「新住民及其子女築夢計畫」、「新住民及其子女培力與獎助學金計畫」等各項活動,期盼新住民可以在臺灣成長茁壯,持續勇敢朝向夢想前進。

主任秘書謝文忠,偕同大陸委員會法政處科長楊瀅陵及海基會法律處科長陳穎慶等人關懷
主任秘書謝文忠等人訪視「秉馨菇類農場」,與陳福瓊夫妻合照
主任秘書謝文忠說劉偉業為愛留在臺灣,為愛將祖母的好手藝在臺延續,這份初衷與堅持
移民署到府關懷宅配愛行動服務列車抵達彰化訪視永華茶餐廳
新住民劉偉業分享葡國雞料理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