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好茶!用好壺 異壺尋藏近500隻壺器讓你很福氣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在茶壺的世界裡,蘊含了千年茶文化涵養,今年適逢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開館20週年,港區藝術中心特以壺器(福氣)為題,策畫了一場壺的大展,其中包含「第8屆臺灣國際金壺獎獲獎作品」及「臺灣新百壺」臺灣陶藝名家所創作各具獨特風格之茶壺,另有「日本金工異媒材煮水壺器」之展示,近500件不同材質、不同技法、不同形式、不同文化的茶壺展出。展覽自2月29日起至4月19日在港區藝術中心展覽室A展出,歡迎喜歡壺器的民眾千萬不要錯過。

本展覽在2月29日辦理開幕式,貴賓雲集,有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長張大春、副局長曾能汀、臺中市議會副議長顏莉敏、立法委員楊瓊瓔、臺中市議員陳廷秀、前文化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洪慶峰、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陳泰松、國立歷史博物館前主任秘書徐天福、臺中市民眾服務社理事長郭元瑾、臺中市清水區區長蔡慶生、臺中市梧棲區區長溫國宏、臺中市沙鹿區長廖財崇、臺灣陶藝學會榮譽理事長王龍德及各陶藝協會理事長暨本次展覽策展人也是臺灣陶藝學會理事長李幸龍及第8屆臺灣國際金壺獎主辦人也是當代陶藝館總監游博文應邀出席,盛況空前,開幕式還邀請到專業畫家及音樂家的高閑至月琴演唱《採茶相褒歌》及《茶的滋味》,獲得現場來賓熱烈掌聲。

文化局長張大春表示「異壺尋藏–壺裡的異想世界」壺器展包含三大主軸,其一是由臺灣陶藝聯盟主辦的「第8屆臺灣國際金壺獎」獲獎作品。在這次金壺獎競賽中,有來自23個國家多達620件茶壺參賽,最後選出197件榮獲各類獎項的精采作品展出。第二主題為「臺灣新百壺」,這次由當代陶藝館網羅了80位臺灣陶藝名家創作了130件各具獨特風格的茶壺,全面展現了臺灣壺藝新貌。第三主題為翫茶物語茶空間提供的「日本金工異媒材煮水壺器」展示,所要呈現的是以鑄造工藝之鐵壺與鍛造工藝之銀壺為重心,壺中加諸如剉金、嵌銀、刻紋、鑿花等金工裝飾之工藝技法,從中可一窺異國茶文化之風情。適逢港區藝術中心開館20週年,歡迎大家一起來「喝好茶!用好壺」。

本次展覽的策展人也是名陶藝師李幸龍表示,在這次「異壺尋藏」特展裡,以壺為定位,從立足臺灣觀點而放眼國際思維,透過不同材質、不同技法、不同形式、不同文化之茶壺結構中,得以品味以茶養器、以器蘊茶之文化認同與其藝術價值。

人類因生活文明的逐步推演,而不斷地創造出新的器物機能,也因每個年代茶文化之演變,相對地改變了茶器型制之功能,所以茶與器長久以來是密不可分的兩個文化體系。飲茶風氣之盛行,得以建構了茶器所蘊含之藝術價值,茶藝則因器物的融合,使其展現豐富之文化底蘊,因此這次特別將茶器與茶藝做結合的展現出來。

本次金壺獎獎項銅獎有4名,為謝嘉亨、羅濟明、荷蘭籍的Jolanda Verdegaal與美國籍的C. A. Traen,每名可獲得獎金貳萬伍仟元、銀獎2名,為陳德興與阿根廷籍的Vilma Villaverde,各可獲得獎金伍萬元,金獎一名為賴佳鴻,獨得獎金壹拾萬元。策展人李幸龍表示,賴佳鴻本次的金獎作品《兒時英雄系列–火雲降龍金鯱》,以中國民間傳說中龍生九子的螭吻為創意發想,有聚財的美好寓意。日本螭吻叫做「鯱」,這個裝飾都會放在皇家住宅的屋頂,有吉祥、救火之意,此意象結合茶壺的出水,沖泡出甘甜的茶香,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希望使用者與觀賞者都能感受這份祥和。

陶藝與茶藝各自在臺灣文化底蘊下蓬勃發展到了90年代的臺灣茶界,興起了茶席展演之茶會型態,茶人佈席為增添其豐富性及藝術性,臺灣壺的多元發展面向因而被看到,於茶會裡嫣然成為舞臺上之閃亮主角。這次「異壺尋藏」特展裡,港區藝術中心以壺為定位,從立足臺灣觀點而放眼國際思維,透過三個展區共450件不同材質、不同技法、不同形式、不同文化的茶壺結構中,得以品味以茶養器、以器蘊茶的文化認同與其藝術價值。這股臺灣現代茶藝與當代陶藝其共伴效應,乃引領著臺灣茶文化之發展儀軌與意向,邀請喜愛茶壺的民眾一同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