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苑‧遊藝-吟唱吹響在石板屋下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為傳達臺灣珍貴的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及活化,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辦的「戲苑‧遊藝」第二場次活動,28日在屏東縣老七佳石板屋聚落熱烈登場。

文化部次長蕭宗煌指出,文化部在部長鄭麗君上任以來,提出再造歷史現場計畫,透過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及保護,並透過無形文化資產推廣、傳承以活化有形文化資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今日特別辦理「戲苑‧遊藝-吟唱吹響在石板屋下」活動,由七佳部落族人帶領大家走進老七佳石板屋聚落,讓參與學員在臺灣保存最為完整的排灣族石板屋,感受與體驗排灣族傳統口鼻笛樂音,領略傳統排灣族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之美。文化部次長蕭宗煌表示,這活動不僅是再造歷史現場計畫非常好的呈現,同時,也是實踐文化部「文化體驗教育」政策的一個具體方式。

「戲苑‧遊藝」活動首度結合原住民的傳統藝術及生活人文聚落,呈現排灣族最具代表的傳統表演藝術—口、鼻笛。排灣族的口鼻笛是臺灣珍貴的重要無形文化資產之ㄧ,為延續部落文化,透過音樂舞蹈創新融合,同時展現新舊時代的不同面向,進而達到文化扎根、多元推廣運用的基礎,擴大並吸引不同年齡層對傳統口、鼻笛認識及學習興趣。本次活動結合「古蹟導聆」、「藝術講座」、「演出」、「講座體驗」等四大主題,演出團隊由第一位女性排灣族口、鼻笛保存者—少妮瑤.久分勒分藝師演出,並與七佳部落在地的樂舞團隊–vaqu樂舞團共同表演將排灣族歌謠以口、鼻笛演奏與人聲吟唱、舞蹈,賦予傳統古調新的詮釋與展現,讓大家體驗以排灣族口鼻笛及樂舞為背景,悠然於山林之間的樂趣。

古蹟導聆的部分則邀請到現任老七佳聚落發展協會的理事長,同時任教於國立屏東大學的郭東雄助理教授帶領學員深入探索老七佳石板屋聚落,感受早期先人蓽路藍縷的艱辛及對部落土地的尊重,一探排灣族人傳統的生活形式、文化故事與民間習俗;而由國立屏東大學音樂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周明傑博士主持的藝術講座,則是要讓學員透過傳統樂音深入認識排灣族的音樂美學,特別是排灣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口、鼻笛,其反映排灣族階級制度、生活型態、音樂特色及工藝美術。活動的最後則由少妮瑤.久分勒分藝師親自帶領學員學習鼻笛的吹奏,讓學員在聽課、觀賞表演之後,能夠親身體驗鼻笛吹奏的奧妙與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