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大研發抑制劑8C 治療膀胱癌展潛力

1,242
嘉大研發抑制劑8C 治療膀胱癌展潛力

(記者 邱嘉琪 嘉義報導)癌症長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雲嘉南地區膀胱癌發生率明顯偏高。國立嘉義大學微生物免疫與生物藥學系劉怡文特聘教授領軍,攜手吳進益副教授、中正大學陳永恩教授,以及嘉義基督教醫院泌尿科沈正煌醫師,組成跨機構研究團隊,共同研發出新型組蛋白去乙醯酶(HDAC)抑制劑「8C」,在治療膀胱癌方面展現極佳潛力。

▲結合Vorinostat與Cyproheptadine結構之新型HDAC抑制劑8C與其鹽酸鹽8C-HCl,對於膀胱癌細胞與小鼠的膀胱腫瘤皆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圖/嘉大提供)

這項研究成果於2025年6月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受到國際學界關注。研究團隊指出,「8C」對膀胱癌細胞的抑制效果優於現有HDAC抑制劑Vorinostat和抗組織胺藥物佩你安(Cyproheptadine),未來更有望應用於攝護腺癌、肝癌與口腔癌等多種癌症治療。

雲嘉南地區膀胱癌發生率高,嘉義基督教醫院每年接診許多膀胱癌病患,部分患者甚至因嚴重血尿才就醫。根據統計,非肌肉侵犯型膀胱癌五年存活率雖超過八成,但整體而言,膀胱癌治療成效30年來進步有限,急需新療法介入。

「8C」的研發靈感來自嘉基醫院早在2012年發現佩你安對肝癌有效,2016年更發現對小鼠膀胱癌也具療效。嘉大劉怡文教授團隊近年進一步發現,阿黴素(Doxorubicin)搭配HDAC抑制劑伏立諾他(Vorinostat)治療小鼠膀胱癌效果顯著。結合這些經驗後,團隊改良並合成出結構獨特的8C,並證實其抗癌效果更勝以往藥物。

目前已有四種核准上市的HDAC抑制劑,皆應用於血液型腫瘤,尚未用於膀胱癌。相比之下,8C的三環結構來自佩你安,具獨特創新性。嘉大與嘉基團隊也同步開發出更穩定、便利的8C-HCl口服劑型,盼未來能進一步推向臨床試驗與上市,造福更多癌症患者。


熱門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