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府二鹿,懷舊采風」話艋舺

「一府二鹿,懷舊采風」話艋舺

「一府二鹿,懷舊采風」話艋舺迪化老街(楊正寬)

二、霞海城隍廟

18世紀中期,由於大量泉州移民與漳州人,定居臺北艋舺,並與當地平埔族通婚後人口大增,艋舺因而大為興盛,1853年,艋舺的泉州三邑頂郊郊商,燒毀安溪移民的信仰中心艋舺祖師廟,借道偷襲下郊的泉州府同安人,史稱「頂下郊拚」。同安人大敗,先奔往大龍峒,再轉到大稻埕,沿著淡水河建起毗鄰店屋,建造奉祀霞海城隍的廟宇。大稻埕早期建街發展與霞海城隍廟、大稻埕媽祖廟息息相關,這兩廟也與大稻埕法主真君廟並列為大稻埕三大廟宇。因為大雨傍沱,其他兩廟只得改天再前往朝拜了。

霞海城隍廟(楊正寬)

三、大稻埕碼頭

大稻埕碼頭位於淡水河畔,現今五號水門處(環河北路、民生西路口)。大稻埕的發展歷史,與大稻埕碼頭有著密切的關係,淡水開港通商,外商洋行紛紛到此開設商號,促成大稻埕往後的繁華。淡水港開放後,大稻埕在劉銘傳的治理下成為臺北城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以茶葉、布料為主要貿易交易,當時的延平北路及貴德街一帶便是商業活動的重心。

大稻埕碼頭(楊正寬)

四、建成圓環遺址

建成圓環,又名「臺北圓環」,是位於臺北市大同區的圓環,為南京西路、寧夏路、重慶北路一段、重慶北路二段、天水路等4條道路的交叉處,鄰近寧夏路夜市,面積約1,732平方公尺。闢建於1908年,此後該圓環上形成夜市,曾經成為臺北的標誌景點之一。其後因建物老舊,曾改建為美食館,但因原有店家大多已遷出,加上業績不振,建物遂在2016年拆除,之後進行綠化,做為供市民休憩廣場。

建成圓環遺址(楊正寬)

五、寧夏觀光夜市

寧夏夜市是1908年日本人實施西化政策,依照「市區改正」計劃建立圓環,外圍種植七里香、中間種植大榕樹,還設有草坪和椅子,形成一處供人休憩的「圓公園」,並帶動人潮聚集,攤販也順勢湧入,帶動早期建成圓環的繁榮光景。到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實施宵禁令,不但禁止了圓環夜市活動,更將公園挖成蓄水池用以防空滅火,圓環的夜市活動便暫歇。臺灣光復後,將蓄水池填平、防空壕打除,攤販再次聚集,讓圓環夜市再顯盛況,範圍更擴大到寧夏路及重慶北路一帶,造就寧夏夜市最早的雛形。後歷經鬧區東移、圓環大火,建成圓環步入蕭條,至此仍沒落,寧夏夜市取而代之壯大興起,成為許多民眾失去圓環後,新的夜市寄託。

寧夏觀光夜市(楊正寬)

六、板橋慈惠宮媽祖廟

板橋慈惠宮,是位於新北市板橋區挹秀里的媽祖廟,其媽祖稱為「板橋媽」,據悉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小時候曾住在此廟。清世宗雍正4(1726)年,墾號「林成祖」的開墾集團在板橋到土城的大安寮之間鑿水圳,使板橋開始繁榮,相傳乾隆15(1750)年一位僧侶自福建湄洲嶼奉請一尊媽祖神像,至枋橋庄築一茅屋供奉,鄉紳以漳浦之浦字成立天上聖母金浦會,並籌募經費築廟,為慈惠宮草創伊始,慈惠宮和板橋接雲寺、枋橋街文昌廟、中和廣濟宮及大安寮庄大墓公合稱「擺接堡五大廟」。

板橋慈惠宮媽祖廟(楊正寬)

七、板橋林家花園

板橋林家花園為板橋林本源家族興建的房舍,仿蘇州留園設計,是目前臺灣僅存最完整的園林建築。該園可追溯至1847年,原為林本源家族北上屯租的租館,後經林國華、林國芳兩兄弟擴建,成為林本源家族之居所。民國65年林本源家族將庭園部分捐給當時的臺北縣政府,並於民國75年第一次修復後收費開放參觀。第二次修復為86年至90年,90年8月9日重新開放,三落大厝同時於90年7月完成修復,並配合花園開放。目前由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負責維護與整修,並被文化部列為宅第類國定古蹟。

板橋林家花園(楊正寬)

八、剝皮寮歷史街區

該街區為臺北市今日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臺北市政府於2010年3月29日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最早可追溯至乾隆28(1763)年「北皮藔街」名稱出現於艋舺地契中,推估剝皮寮聚落成形於清代早期,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清治時期的剝皮寮,有北皮藔街、福皮藔街、福地藔街等名稱,已有店屋型態,明治28(1895)年剝皮寮地名由「福地藔街」改為「北皮藔一丁目、二丁目、三丁目」。大正11(1922)年廢街庄為町,北皮藔街改為「八甲町」和「新富町」。市區改正後將舊有剝皮寮街,從清治時期的重要街道,一變為康定路173巷,鄰近康定路和廣州街交會口一帶,則因早期發展為煤炭販售集散地而通稱「土炭市」,當時曾是商業交易熱絡的街道,擁有不少精緻的洋房,至今仍保有初期開發的空間特色與都市紋理。

剝皮寮歷史街區(楊正寬)

九、萬華龍山寺

乾隆初年,商人黃典謨發起建寺,募資銀二萬餘元,以風水家張察元堪輿,乾隆3(1738)年5月動工,乾隆5(1740)年2月落成。為清朝臺北城三邑人的信仰與政治、軍事中心,嘉慶20(1815)年寺身因地震重建。咸豐3(1853)年三邑人以黃龍安為領袖,於頂下郊拚擊敗同安人領袖林佑藻後,兩族群分以龍山寺、保安宮作大本營,展開長期對峙,犧牲慘重。建省後,劉銘傳要在艋舺下崁到板橋港仔嘴之間架設鐵路火車橋,艋舺三大姓怕風水被破壞,以龍山寺公印作民意阻止興建。劉銘傳遂將橋改建在枋隙(今臺北大橋附近),導致大船沒法駛進艋舺,艋舺日漸蕭條,大商賈也相繼搬遷到大稻埕。2018年11月12日,文化部公告艋舺龍山寺從市定古蹟升格為國定古蹟。

萬華龍山寺(楊正寬)

巡禮既畢,歸途中卻思緒起伏,心想「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坦白講,以上景點雖然不是第一次來,但感覺就是每一次來,就會每一次都有不一樣心情;也雖然明知沒有比國外有更悠久歷史景點的霸氣,但是感覺就是比國外景點更有「小家碧玉」的溫暖,難不成是受到「敝帚自珍」的心理魔咒影響了嗎?

我更好奇大家都是「喝臺灣水,吃臺灣米」,土生土長的臺灣人,不知道會不會也都有跟我有一樣的感覺。感覺每一次來造訪,一樣的景點,一樣的故事,但就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體悟與震撼,而且都覺得無論是咱家的「今月」或「古月」,一定都會比「外國月亮」更圓、更亮、更令人驕傲?

圖/獨家報導製圖

更多《獨家報導》